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空间信息技术在河口潮间带栖息地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婷婷 1 ; 赵峰 1 ; 侯俊利 1 ; 高宇 1 ; 庄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空间信息技术;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分类研究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424-4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intertidal benthic habitat)变化,能为河口湿地生物的保护、底栖环境质量的评价、受损生境的生态恢复提供的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本文从关注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研究出发,对河口潮间带栖息地监测、分类与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为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论述: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的时空新特征、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参数、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获取方式、数据处理、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分类模型选择、多时空尺度分析。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特征的分类方式由于考虑生态过程和格局中所涉及的空间生态学问题(边界分割、尺度效应、分类精度、动态变化等),模拟底栖物种及群落分布更为便捷,最终使物种/群落栖息地分类结果更加精确、真实、全面。最后,本文提出利用SIT对河口潮间带底栖生境进行分类将对底栖生态系统评价及研究生态功能机制带来新的视角,同时也需注意一些问题。例如,潮间带生境特征参数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甄别和筛选,以期有效提高指示参数在研究尺度上的解释度。

  • 相关文献

[1]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桑沟湾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评价. 丁敬坤,薛素燕,李加琦,张雯雯,霍恩泽,于文涵,马占飞,蒋增杰,毛玉泽. 2020

[2]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吴祖立,张胜茂,戴阳,章守宇. 2019

[3]空间信息技术与深远海渔业资源开发. 陈雪忠,樊伟. 2012

[4]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张婷婷,张涛,侯俊利,高宇. 2014

[5]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生态监测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张婷婷. 2013

[6]空间信息技术在渔业生态监测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张婷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