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玉会 1 ; 王泽武 2 ; 王中伟 3 ; 王连君 4 ; 李海云 3 ; 王世霞 5 ;
作者机构: 1.长春科技学院
2.长春市绿色食品办公室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4.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5.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学校
关键词: 大果山楂;组织培养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
ISSN: 1674-0432
年卷期: 2009 年 024 期
页码: 26-27
摘要: 本研究以大果山楂辽红的腋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组织培养获得无菌试管苗的方法.获得了无菌试管苗,确定了腋芽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基、适官的生根培养基为.
- 相关文献
[1]山梨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郑亚杰,姚寰宇,侯佳贤. 2006
[2]马铃薯“春薯4号”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研究. 李楠,朱旭,李传龙,韩忠才,张胜利,贺红霞. 2020
[3]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的初步评价. 刘艳芝,夏彤,王玉民,邢少辰,王中伟,谭化,董英山. 2007
[4]‘霍巴'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裴轶琨,李晓玲,李克秀,李毅丹. 2011
[5]鸭跖草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时圣凤,王永志,李启云,王金刚. 2012
[6]白三叶基因工程改良研究进展. 齐广勋,王金刚,杨向东,郭东全,薛健,张原宇,李启云,董英山. 2011
[7]冷地型草坪草组织培养现状及评述. 高明,杨长海,谭旭华,田子玉,刘艳芝. 2005
[8]白三叶高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齐广勋,杨向东,隋丽,张正坤,郭东全,钱雪燕,邢国杰,杨静,董英山,王金刚,李启云. 2011
[9]蔷薇科果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吴静妍,葛新新,李海英,窦树军. 2020
[10]五味子种子萌发与愈伤组织的诱导. 张华,李姝睿,龙丽坤. 2013
[11]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12]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张美善,赵娜,阎鸿雁,林秀云. 2007
[13]马铃薯组织培养中常见的污染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华援,王楠,王庆峰,张磊,王丽,仲义. 2007
[14]观赏性山楂资源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建立. 吴静妍,葛新新,李海英,窦树军. 2022
[15]苹果矮化砧GM256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郑亚杰,姚环宇. 2008
[16]东北春玉米骨干自交系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研究. 袁鹰,曲喜云,王玉民,郝文媛,谭化,张光弟,刘德璞. 2005
[17]花生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王伟,何中国,牛海龙,李伟堂,刘红欣,李玉发. 2022
[18]利用水稻幼穗建立适合叶绿体转化的高频再生体系. 王云鹏,韦正乙,张玉英,邢少辰,马景勇. 2014
[19]山梨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郑亚杰,张茂君,姚寰宇,陈玉波,丁立华,王强. 2010
[20]芥蓝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韦正乙,蔡勤安,林春晶,邢少辰.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分析
作者:余泽宏;刘佳玫;李海云;马宇翔;张歆煦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涉密人员;全闭环管理;特性
-
玉米秸秆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培养基技术研究
作者:闫海洋;王飞虎;张淑莹;李海云;魏天娇;闫秋良;李忠和;高星爱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秸秆降解;降解率;絮凝率
-
转盾壳霉Cmoxdc1基因增强大豆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作者:杨静;赵倩倩;牛陆;张原宇;王义生;李海云;邢国杰;杨向东
关键词:大豆;菌核病;核盘菌;草酸;Cmoxdc1;抗性
-
吉林省园艺产业现状与展望
作者:王连君;韩玉珠;陈丽;陈丽飞;孙晓刚;张茂君
关键词:园艺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吉林省
-
NaCl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海云;董志敏;袁翠平
关键词:甜高粱;NaCl;发芽率;根系;鲜重;叶面积
-
叶酸代谢途径folE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豆中的转化
作者:张原宇;王玉民;于志晶;李海云;张玲
关键词:大豆;叶酸;fol E;转基因
-
大豆种子蛋白表达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前景
作者:张玲;张原宇;李启云;于志晶;徐文静;李海云;董英山
关键词:大豆;种子表达系统;重组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