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善德 1 ; 包富生 2 ; 程建平 3 ;

作者机构: 1.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3.;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选育;农学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7 年 16 期

页码: 3030-3033

摘要: 两优825是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两用不育系Y8-2S与优质抗病恢复系R025配组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4和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9.536、10.028 t/hm~2,分别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31%和6.88%;2016年生产试验,产量9.770 t/hm~2,比丰两优4号增产7.2%,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并具有抗病性较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2017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主要介绍了两优825的选育过程、农学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

  • 相关文献

[1]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高产制种技术. 李家发,郑祖龙,费震江,彭昆仑,张顺新,王蜡,郭贤高. 2008

[2]棉花新品种KB3137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李国荣,孟庆忠,宋志红,张涛,蓝家样,张胜昔,陈全求,韩光明. 2018

[3]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鄂大麦105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董静,许甫超,秦丹丹,葛双桃,徐晴,李梅芳. 2017

[4]优质早熟杂交粳稻粳两优284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方国成,李培德,徐华山,曾庆四. 2010

[5]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QS01的选育. 张胜昔,李国荣,孙国清,冯常辉,孟庆忠,孟艳艳,董建辉,张光梅. 2014

[6]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鄂麦3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秦丹丹,徐晴,杨玉波. 2018

[7]鄂大麦934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董静,李梅芳,葛双桃,许甫超,秦丹丹. 2013

[8]小麦新品种鄂麦28及其栽培技术. 佟汉文,朱展望,刘易科,陈泠,张宇庆,邹娟,付鹏浩,谢文博,肖启合,高春保. 2022

[9]紫心甘薯新品种鄂薯8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杨新笋,雷剑,苏文瑾,郑彬,张良兴,邓辉. 2011

[10]甘薯新品种鄂薯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新笋,雷剑,苏文瑾,王连军,李明亮,邓辉. 2012

[11]优质晚糯新品系鄂粳糯266的选育与应用. 陈宏伟,万正煌,李莉. 2015

[12]早熟棉新品种EZ9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蓝家样,陈全求,韩光明,黄云,张胜昔,李国荣. 2018

[13]蚕豆新品种鄂豆3202的选育. 李莉,韩雪松,陈宏伟,孙龙清,刘良军,刘昌燕. 2022

[14]鄂大麦256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秦丹丹,李梅芳,许甫超,徐晴,葛双桃,董静. 2018

[15]优质早熟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E两优36的选育. 董华林,费震江,殷得所,胡建林,王红波,郑兴飞,查中萍,薛莲,徐得泽. 2022

[16]绿豆鄂绿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陈宏伟,万正煌,李莉,刘昌燕,伍广洪. 2015

[17]豌豆新品种鄂豌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莉,万正煌,陈宏伟,刘昌燕,伍广洪. 2015

[18]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5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凯,徐得泽,杨国才,陈志军,周雷,李三和,胡刚,闸雯俊,游艾青. 2013

[19]蚕豆新品种鄂蚕豆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莉,王明成,张呈友,万正煌,陈定国,刘昌燕,伍广洪,黎大革. 2016

[20]花培大麦新品种鄂单303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李梅芳,董静,黄剑华,陆瑞菊,许甫超,秦丹丹,葛双桃,徐晴.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