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生育时期增温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树坤 1 ; 王立志 1 ; 杨贤莉 1 ; 迟力勇 1 ; 李忠杰 1 ; 李明贤 1 ; 张喜娟 1 ; 赵茜 1 ; 李锐 1 ; 姜辉 2 ; 李文华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省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作物低温冷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综合观测站

关键词: 寒地;水稻;生育时期;模拟增温;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30-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已成为威胁寒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之一。利用六角形开口玻璃房模拟日间增温,并用耐热高产品种龙稻21和热敏感优质品种龙稻18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增温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模拟增温设施能够实现日间平均1.2~2.6℃的增温效果。全生育期增温使龙稻21和龙稻18的产量分别提高7.4和4.5 t·hm-2,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生物量、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的。进一步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增温对产量的影响发现,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使龙稻21的产量分别增加1.2、3.9、0.8和1.1 t·hm-2。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能使龙稻18的产量分别增加1.5、2.5和1.8 t·hm-2。孕穗期增温导致龙稻21和龙稻18的产量分别减少0.2和1.2 t·hm-2。各生育时期增产主要通过增加生物量、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不同耐热品种对增温的响应不同,主要受结实率的影响。同时也发现,增温对千粒重存在负向作用。分蘖期和拔节期增温能够增加糙米率和精米率,而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增温导致糙米率、精米率下降以及垩白米率、垩白度升高。增温对稻米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较小。未来如果高温出现在寒地水稻生育前期危害较弱,而且还有部分有利作用。但如果高温发生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对寒地优质稻谷的生产危害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寒地水稻生育后期高温的研究和耐高温品种的选育。

  • 相关文献

[1]水直播下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研究. 潘世驹,徐令旗,李猛,胡月,赵海红,唐枫,张佳柠,辛佳琪,王海泽,吕艳东. 2021

[2]不同肥密水平对寒地下垂穗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马波,刘传增,胡继芳,王宇先,袁明,闫锋,王俊强. 2011

[3]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4]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5]Se肥施用方式和施用时期对水稻含Se量及产量的影响. 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魏丹. 2014

[6]钾肥对寒地香型粳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马波. 2017

[7]栽培因素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传增. 2012

[8]“黑农科”花生专用肥对寒地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于洪久,孙彬,李玉梅,边道林,刘杰,冯丽娟. 2007

[9]水直播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唐傲,董文军,冷春旭,王立志,姜树坤,姜辉,丁国华. 2016

[10]控制灌溉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丁国华,曹良子,周劲松,白良明,王彤彤,洛育,杨光,李柱刚,陈磊,姜辉,刘凯,刘昊飞,王雪扬,孙艳玲,黄彦,殷大伟,孙世臣,来永才. 2021

[11]施氮量和比例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陈书强. 2019

[12]插秧密度与苗数对不同分蘖类型寒地水稻群体构成的影响. 丁国华,杨光,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陈书强,张凤鸣. 2015

[13]分蘖期水分胁迫对寒地粳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胡继芳,刘传增,马波,谭可菲,王秋菊,赵富阳,王宇先. 2015

[14]硅锌肥对寒地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孙晶. 2021

[15]穗粒肥用氮比例对寒地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周通,薛菁芳,单莉莉,王翠,张献国. 2017

[16]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 1999

[17]寒地节水抗旱水稻新种质食味品质研究. 丁国华,来永才,孙世臣,刘凯,曹良子,周劲松,洛育,杨光,谢婷婷,夏天舒,孙兵,王彤彤,白良明,王雪扬,王荣升,陈磊,姜辉,刘媛媛,刘昊飞,殷大伟,湛立伟. 2021

[18]栽培因素对寒地早粳稻米品质的影响. 吕彬. 2007

[19]寒地早粳品种稻瘟病抗性与品质的关系. 潘国君,陈温福,冯雅舒,宋成艳,李霞辉,张兰民,刘传雪,王桂玲,王瑞英,张云江. 2005

[20]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