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磷浓度与氮磷比对蛋白核小球藻氮磷吸收效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曹煜成 1 ; 李卓佳 1 ; 胡晓娟 1 ; 徐煜 1 ; 孙志伟 1 ; 李奕雯 ; 文国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磷;氮磷比;蛋白核小球藻;吸收效应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05 期

页码: 34-4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明确在不同磷浓度及氮磷比(N/P)的协同影响下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生长和氮磷吸收特性,文章将微藻培养液中的磷酸盐浓度设为0.50 mg·L–1、0.25 mg·L–1、0.05 mg·L–1,并将N/P分别设为32、16、8,每2 d取样测定藻细胞数量和氮磷指标,实验设9个组,每组3平行,周期12 d.结果显示,在低氮磷浓度组藻细胞数量明显低于高氮磷组(P<0.05),氮磷浓度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远大于N/P(P<0.05);在高氮磷浓度组,当N/P低于8时,藻细胞生长受到限制,当其高于16时,N/P不再成为限制性因子;不同N/P下初始氮磷浓度的影响大于N/P.由藻细胞与氮磷指标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藻细胞数量与氮磷浓度,以及不同取样时间的氮磷浓度等多个因子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中初始氮磷浓度影响较大.上述结果表明,蛋白核小球藻数量与氮磷的消耗呈正相关,以期仅通过调整N/P的方式影响其对水环境中氮磷的吸收,恐难达到良好效果.

  • 相关文献

[1]pH和N/P比对微小原甲藻和青岛大扁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葛红星,陈钊,李健,冯艳艳,刘思涛,赵法箴. 2016

[2]红海湾水质营养状况分析. 蔡文贵,贾晓平,林钦,李纯厚. 2002

[3]1997–2010年胶州湾水体营养盐结构及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数据集. 赵永芳,赵增霞,孙晓霞. 2020

[4]pH和氮磷比对微小原甲藻和青岛大扁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葛红星,陈钊,李健,冯艳艳,刘思涛,赵法箴. 2017

[5]氮磷比对两种蓝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 孟顺龙,裘丽萍,胡庚东,瞿建宏,范立民,宋超,陈家长,徐跑. 2012

[6]氮磷比对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生长竞争的影响(英文). 王菁,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宋超,陈家长. 2015

[7]规模化浅海养殖水域沉积作用的初步研究. 蔡立胜,方建光,梁兴明. 2003

[8]氮磷比对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王菁,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宋超,陈家长. 2014

[9]三甲基氯化锡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 李志斐,谢骏,龚望宝,余德光,王广军,唐小江. 2011

[10]共培养系统中4种微藻生态因子的研究. 文国樑,梁伟峰,李卓佳,曹煜成,陈素文. 2009

[11]商品氯氰菊酯农药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王朝晖,谢骏,姜珊,龚望宝. 2012

[12]固定化藻菌净化水产养殖废水效果及固定化条件优选研究. 刘娥,刘兴国,王小冬,陆诗敏,曾宪磊. 2017

[13]BDE-47、BDE-99、BDE-153和BDE-209对蛋白核小球藻、大型溞和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迟潇,夏斌,朱琳,陈碧鹃,孙雪梅,赵信国,唐学玺,曲克明. 2019

[14]异养蛋白核小球藻净化对虾池塘养殖尾水的实验. 宋楚儿,孟振,张正,宋小金,高淳仁. 2023

[15]微藻群落在氮、磷比率与硅酸盐含量的生态位研究. 梁伟峰,李卓佳,陈素文,文国樑,曹煜成. 2008

[16]氮、磷和维生素对冈村枝管藻盘状体生长的影响. 郑兰红,张学成,朱清华. 2009

[17]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 徐淑敏,齐占会,史荣君,刘永,韩婷婷,黄洪辉. 2019

[18]中华绒螯蟹幼蟹对饲料中磷的需要量. 陈宇腾,杨霞,叶金云,傅杰,上官文静,张洁,胡佳莹. 2014

[19]低磷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对松浦镜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艾凤,王连生,李晋南,王常安,赵志刚,罗亮,都雪,徐奇友. 2018

[20]不同结构铝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特征. 李敬,刘晓月,邱千峰,李苓,曹晓燕.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