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学芳 1 ; 黄明镜 1 ; 刘化涛 1 ; 赵聪 1 ; 王娟玲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张杂谷5号;群体密度;降水年型;穴播;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06-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在地膜覆盖穴播条件下,选用张杂谷5号为材料,设4.95万、7.50万、15.00万穴/hm2 3个单位面积穴数水平与1、2、3、4苗/穴4个每穴留苗数水平,共12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谷子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产量与群体密度的关系表现为"线性加平台"方式;4.75万~11.97万苗/hm2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呈线性方式增加;13.56万~47.25万苗/hm2很宽的密度范围内,产量对密度的响应表现不敏感,在一个窄幅平台内波动。群体密度相差9.88~10.59倍,张杂谷5号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相差2.58~3.87倍、2.06~3.00倍、1.03~1.05倍。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张杂谷5号每苗分蘖数、每苗成穗数、分蘖成穗率相应减少,密度最高的处理较密度最低的处理,每苗的分蘖数、每苗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分别减少2.3~5.2个、2.8~4.9个和37.2~47.7个百分点;群体密度相同时,增加单位面积穴数比增加每穴留苗数能形成更多的分蘖数和穗数。偏丰水年张杂谷5号子粒产量比干旱年高20.3%,原因是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重的显著增加。偏丰水年,张杂谷5号产量以7.5万穴/hm2和4苗/穴的组合处理最高,较其他处理高3.9%~27.1%;干旱年,产量以15万穴/hm2和1苗/穴的组合处理最高,较其他处理高0.1%~30.5%,而7.5万穴/hm2和4苗/穴的组合处理产量次之。

  • 相关文献

[1]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最优的氮磷肥水平与细胞分裂素6-BA组合研究. 冯志威,杨艳君,郭平毅,原向阳,宁娜. 2016

[2]单穴留苗数对杂交谷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任丽敏,黄学芳,崔清亮. 2014

[3]不同降水年型下播期对晋南旱地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张定一,王姣爱,张晶,董飞. 2017

[4]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4

[5]覆膜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绿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张春明,赵雪英,闫虎斌,朱慧珺,张泽燕,张耀文. 2018

[6]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力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邓妍,王创云,郭虹霞,张丽光,赵丽,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7]离心处理对谷子张杂谷5号幼苗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古晓红,任永康,牛瑜琦,唐朝晖. 2015

[8]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3

[9]旱地小麦生产第一因素. 张福锁,朱耀瑄. 1992

[10]不同降水年型施肥量对旱地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冬梅,池宝亮,张伟,李海金,黄学芳,刘恩科,樊修武. 2012

[11]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5

[12]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13]覆膜穴播旱地冬小麦一次性应急补水增产技术及机理研究. 齐宏立,聂安全,赵海祯,籍增顺,赵俊侠. 2001

[14]有机谷子渗水地膜机穴播栽培技术. 芦艳珍,杨三维,姚建民. 2018

[15]胡麻全膜覆盖穴播节水增效栽培技术. 王利琴,杨建春. 2019

[16]运城地区地膜小麦栽培技术研究. 齐宏立,赵俊侠,石跃进,杨苏龙,史俊东,南殿杰,池宝亮,陈奇恩. 1998

[17]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效应的影响. 郭志利. 2000

[18]不同矮蔓型西葫芦冠层特性的差异及对产量的影响.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燕,李晓琦. 2009

[19]甜荞品种‘牡丹荞’季节性栽培对产量的影响. 南成虎,王子玉,穆志新,张晋. 2016

[20]硫包膜尿素在轻度盐碱土壤中释放特点及肥效研究. 王琦,王永亮,郭军玲,郭彩霞,杨治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