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六倍体小簇麦─天蓝偃麦草三属杂种形态学、细胞学及育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裴自友 1 ; 孙玉 2 ; 孙善澄 2 ; 白云凤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

关键词: 小簇麦;天蓝偃麦草;三属杂种;形态特征;染色体行为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8 年 04 期

页码: 3-6

摘要: 以六倍体小簇麦为母本,天蓝偃麦草为父本,经杂交获得小簇麦─天蓝偃麦草三属杂种F1。杂种自交不孕,形态上呈双亲中间型,并保持双亲所具有的优良抗性。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6x=42,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平均配对构型为30.75Ⅰ+5.24Ⅱ+0.22Ⅲ+0.03Ⅳ。讨论了克服F1不育的方法。

  • 相关文献

[1]用AFLP标记鉴定带有簇毛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小麦易位系. 白建荣,刘润堂,郭秀荣,侯变英,PeterLangridge. 2000

[2]小麦与天蓝偃麦草远缘杂交中结实性的研究. 畅志坚,赵怀生,李生海. 1992

[3]冬小麦与天蓝偃麦草远缘杂交的回交世代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 畅志坚,赵怀生,李生海. 1993

[4]小麦、偃麦草和小偃麦同工酶及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刘润堂. 1992

[5]利用天蓝偃麦草抗性基因选育小麦新品种. 杨亚凡,侯有良,贾海瑜. 1992

[6]小麦与披碱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7]小麦—偃麦草—簇毛麦三属杂种研究初报. 袁文业,张美荣,裴自友,孙玉,白建荣,孙善澄. 1992

[8]小麦与披碱草的杂交亲和性及杂种F_1的育性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9]高粱A_3类型CMS A_3JW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赵威军,梁小红,仪治本,李金梅,孙毅,崔贵梅. 2006

[10]高梁A3类型CMS A3JW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赵威军,梁小红,仪治本,李金梅,孙毅,崔贵梅. 2006

[11]高粱A_2类型CMS A_2V4败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赵威军,梁小红,仪治本,李金梅,孙毅,崔贵梅. 2006

[12]高粱A_2 CMS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观察. 梁小红,仪治本,赵威军,崔贵梅,孙毅,崔丽霞. 2005

[13]高粱A2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2V4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研究. 李金梅,赵威军,梁小红,仪治本,崔贵梅. 2005

[14]晋棉45号的选育研究与产量性状分析. 刘巷禄,朱永红,潘转霞,张高宁. 2012

[15]西葫芦种子形态特征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LIU Qing-hua,刘庆华,LEI Feng-jin,雷逢进,HAN Li-li. 2015

[16]山西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分析. 刘坤,席天元,张耀芳,郑经武. 2012

[17]4种化学调控剂对玉米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席吉龙,杨娜,王珂,张建诚,姚景珍. 2018

[18]二倍体与四倍体葡萄品种形态特征与若干生理指标比较研究. 赵旗峰,张晓萍,黄丽萍,王敏,赵雪辉,马小河. 2018

[19]三雌蕊小麦的形态及遗传初报. 智建奇,陈天佑,贾志森,武海丽,贾春花. 2002

[20]不同氮浓度对高粱幼苗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马建华,孙毅,王玉国,张瑾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