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新疆冬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冠层光截获与干物质分布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立红 1 ; 张宏芝 1 ; 李剑峰 1 ; 王重 1 ; 高新 1 ; 时佳 1 ; 张跃强 1 ; 樊哲儒 1 ; 赵奇 1 ;

作者机构: 1.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冬小麦;光合有效辐射;光截获;干物质;产量;新疆

期刊名称: 干旱区研究

ISSN: 1001-4675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75-2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群体冠层不同层次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截获、干物质分布及产量的影响,为缩小新疆冬小麦产量差距、提高光能资源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19年在军户和奇台两个不同试验区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综合管理模式模拟了超高产(SH:≥9000 kg·hm-2)、高产(HH:7500~9000 kg·hm-2)、农户(FP:6000~7500 kg·hm-2)、基础(CK:≤4500 kg·hm-2)4个产量水平。研究4个产量水平下新疆冬小麦开花期上、中、下冠层的光截获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分析其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探究增产途径。结果表明:产量水平高的群体在灌浆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冠层上、中、下层的PAR截获率和PAR截获量均提高,且总体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呈现"上强下弱"的垂直分布特征,PAR透射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中层干物质积累量要低于上、下层干物质积累量,且上层干物质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增幅要大于中层和下层,干物质上、中、下层均与PAR截获率呈极显著相关,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0、0.78。可见花后维持较高LAI,提高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是实现小麦增产,缩小产量差的途径。

  • 相关文献

[1]水肥运筹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调控效应研究. 崔月,张宏芝,赵奇,刘建鹤. 2018

[2]北疆地区不同冬小麦品种耐旱性研究. 阿布都瓦斯提·买买提,雷钧杰,张永强. 2019

[3]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树冠结构对间作区域光环境的影响. 张雯,谢辉,张平,钟海霞,张付春,庄红梅,杨磊,徐叶挺,龚鹏. 2016

[4]滴灌量对新冬18号行间产量差异的影响机理分析. 薛丽华,段丽娜,谢小青,陈兴武,雷钧杰,赛力汗,乔旭. 2015

[5]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产量差异形成的干物质生产、转运及氮肥利用分析. 王立红,张宏芝,张跃强,李剑峰,王重,高新,时佳,王春生,夏建强,樊哲儒. 2023

[6]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乔旭,雷钧杰,陈兴武,赵奇,张宏芝,黄天荣,李广阔. 2012

[7]种植模式对机采棉冠层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昊,林涛,汤秋香,崔建平,郭仁松,王亮,郑子漂. 2021

[8]南疆风沙区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方式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杨金钰,汪玉河,巴吾东,艾斯图拉,马雪琴. 2009

[9]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基于SNP芯片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艳明,娄鸿耀,陈朝燕,肖菁,徐麟,倪中福,刘杰. 2020

[10]新疆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与药剂拌种防治现状. 芦屹,魏新政,李静,陈利,沈煜洋,李广阔,王剑,高海峰. 2020

[11]新疆冬小麦品种农艺及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艳明,冯智宇,王威,张胜军,郭营,倪中福,刘杰. 2020

[12]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张新忠,黄天荣,芦静,吴新元,高永红. 2002

[13]新疆冬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黄天荣,张新忠,吴新元,高永红,芦静. 2002

[14]南疆玉米茬地免耕播种小麦的表土作业技术研究. 牛新湘,马兴旺,汪玉河,巴吾东,依明尼牙孜,艾则孜,马雪琴,马海刚,赵立朴. 2009

[15]新疆北部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潜力. 高永红,张新忠,黄天荣,芦静,李冬,曹俊梅,周安定,吴新元. 2010

[16]干旱区无覆膜滴灌冬小麦土壤盐分时空演化特征. 李源,耿庆龙,赖宁,李青军,陈署晃. 2019

[17]新疆冬小麦籽粒品质性状遗传差异与关联分析. 马艳明,娄鸿耀,王威,孙娜,颜国荣,张胜军,刘杰,倪中福,徐麟. 2024

[18]不同春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和产量分析研究. 郭飞,戴俊生,石书兵,栾珊珊,杨卞,周朝旭,齐莹. 2009

[19]花铃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陈振,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陈平,林涛,郭仁松,张巨松. 2020

[20]播种方式和灌水量对春小麦干物质和产量的影响. 刘冲,贾永红,张金汕,孙鹏,李俊志,李鹏,石书兵.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