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北部湾深水金线鱼种群参数的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作志 1 ; 孔啸兰 1 ; 徐姗楠 1 ; 邱永松 1 ; 黄梓荣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深水金线鱼;种群参数;动态变化;北部湾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4 期

页码: 107-1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1992年—1993年(1992年)、1997年—1999年(1997年)和2009年—2010年(2009年)北部湾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生物学资料,对深水金线鱼群体组成、生长和死亡参数等种群生物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深水金线鱼的种群生物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种群趋向小型化和低龄化,生长速度加快,性成熟提前。平均体长从1992年138.25 mm下降到1997年的112.70 mm和2009年的118.28 mm,相应地平均体质量分别为60.06 g、39.03 g和48.85 g。1992年、1997年和2009年间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渐近体长(L)、生长参数(k)和理论初始年龄(t0)分别为242.2 mm、0.39、0.39;220.4 mm、0.45、0.35和235.5 mm、0.48、0.32。体质量拐点年龄(tr)分别为从1992年2.19龄提前到1997年1.97龄和2009年1.86龄。50%性成熟体长(L50)则从1992年的128.6 mm下降到1997年116.5 mm和2009年的110.5 mm。1992年、1997年和2009年间的开发率(E)分别为0.57、0.62和0.58,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部湾深水金线鱼种群已处过度捕捞状态。深水金线鱼的种群参数的一系列变化表明,在高捕捞强度的胁迫下,深水金线鱼为延续种群,其种群产生了适应性变化。

  • 相关文献

[1]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法估算北部湾二长棘鲷种群参数.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孙典荣,王跃中. 2020

[2]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估算法评估北部湾大头白姑鱼资源状况. 王淼娣,王雪辉,孙典荣,王跃中,陈新军,杜飞雁,邱永松. 2021

[3]北部湾二长棘犁齿鲷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的年际变化. 张魁,陈作志,邱永松. 2016

[4]基于LBB方法估算北部湾竹■鱼种群参数. 王淼娣,王雪辉,杜飞雁,孙典荣,王跃中,陈新军,邱永松. 2022

[5]北部湾口海域深水金线鱼生长和死亡研究. 李忠炉,卢伙胜,甘喜萍,金显仕. 2009

[6]基于长度数据的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资源评估. 刘子凯,许友伟,蔡研聪,孙铭帅,张魁,陈作志. 2024

[7]南海北部深水金线鱼生物学及最适开捕体长.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 2005

[8]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深水金线鱼的产卵场. 陈国宝,李永振,陈丕茂. 2002

[9]南海北部金线鱼延绳钓渔获分析. 张鹏,杨吝,谭永光,张旭丰. 2008

[10]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区深水金线鱼的资源现状. 黄梓荣,陈作志. 2005

[11]北部湾短尾大眼鲷生长死亡和最佳开捕规格估算. 孙典荣,邱永松. 2003

[12]广东沿岸海域深水金线鱼生长死亡和可持续利用研究.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 2003

[13]长江上游江津江段长薄鳅种群参数和资源量评估. 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14]基于ELEFAN Ⅰ和LBB的竺山湖贝氏?资源状况评估. 叶学瑶,赵旭昊,任泷,任可成,徐东坡. 2021

[15]长江上游长薄鳅生长和种群参数的估算. 田辉伍,段辛斌,熊星,罗宏伟,刘绍平,陈大庆. 2013

[16]长江上游特有种长鳍吻鮈种群数量和资源利用评估.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17]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铜鱼的种群特征和资源量. 盖帅帅,李君轶,沈丽,方冬冬,危起伟. 2024

[18]长江上游朱杨溪江段圆筒吻鮈种群参数和资源量. 熊飞,刘红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5

[19]长江口近岸水域棘头梅童鱼资源现状的评估. 胡艳,张涛,杨刚,赵峰,侯俊利,章龙珍,庄平. 2015

[20]中国南海北部北部湾水母类调查及三新种记述(刺胞动物门)(英文). 杜飞雁,许振祖,黄加祺,郭东晖.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