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才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水稻;育种;三系法;两系法;籼粳交;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6 年 01 期
页码: 7-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 相关文献
[1]我国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王才林,汤玉庚. 1989
[2]光敏核不育水稻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问题的探讨. 王才林,邹江石. 1990
[3]江苏省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研究现状及展望. 宗寿余. 2001
[4]江苏省两系法杂交稻研究与生产. 吕川根. 2010
[5]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实践与思考. 邹江石,吕川根. 2005
[6]籼型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及其衰退特性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曹树青,邓志瑞,翟虎渠,唐运来,韩国标,张荣铣,盛生兰,龚红兵,杨图南. 2002
[7]我国杂交籼稻育种研究进展. 王爱民,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刘凯. 2012
[8]利用粳型广亲和恢复系与籼稻不育系配制籼粳亚种间杂种. 张兆兰,王才林,汤述翥,施建达. 1990
[9]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育种的若干思考. 吕川根,姚克敏,李霞,胡凝,邹江石. 2007
[10]籼型两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朱镇,赵凌,宗寿余,张亚东,王才林. 2004
[11]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陈炳松,宗寿余,吕川根. 2002
[12]试论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基地项目建设及战略性调整. Li Yijun,李亦军. 2012
[13]高温导致杂交水稻籽粒不实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汤日圣,郑建初,金之庆,黄益洪,张大栋,童红玉. 2007
[14]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6
[15]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6]大麦雄性不育系“亲270A”的特征特性及利用. 张明生,陈晓静. 2000
[17]六棱大麦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的研究. 郭军,王赛勤. 1995
[18]徐州芽黄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张正敏,陈萍,李卫华,王阶祥,胡新燕,冯营. 2009
[19]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20]大麦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种的优势研究. 周美学,黄志仁,许如根,郭军.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量对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5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朱镇;赵凌;赵庆勇;陈涛;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南粳5758;施氮量;产量;稻米品质;RVA谱特征值
-
聚合Wx-mp、fgr和Pi-ta、Pi-b基因选育优质粳稻新品种
作者:张亚东;姚姝;陈涛;王军;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赵春芳;路凯;梁文化;王才林
关键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聚合;优质粳稻新品种
-
南粳系列超级稻品种灌浆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
作者:魏晓东;宋雪梅;王宁;赵庆勇;朱镇;陈涛;赵凌;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超级稻;光合产物;基因表达;物质分配;蔗糖转运;高产育种
-
耐盐碱水稻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马国辉;郑殿峰;母德伟;王奉斌;戴其根;魏中伟;冯乃杰;王才林
关键词:盐碱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栽培管理
-
优质高产糯稻新品种南粳糯3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
作者:赵庆勇;朱镇;陈涛;李余生;梁文化;赵春芳;赫磊;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优质;高产;南粳糯3号;选育;特征特性
-
优质粳稻南粳5818氮高效机制初探
作者:张勇;管菊;赵庆勇;陈涛;王军;王才林;张亚东;赵凌
关键词:南粳5818;氮素利用率;基因表达
-
江淮稻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外观及蒸煮食味品质特征比较
作者:姚姝;陈涛;赵春芳;周丽慧;赵凌;梁文化;赫磊;路凯;朱镇;赵庆勇;管菊;王才林;张亚东
关键词:优质粳稻;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