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深松免耕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贵臣 1 ; 冯瑞云 2 ; 陈凌 1 ; 穆志新 1 ; 张瑞军 1 ; 阎晓涛 2 ; 闫贵云 2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深松;免耕;土壤含水量;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129-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山西旱作玉米田,采用行间深松免耕作业,研究了玉米深松免耕种植土壤容重、土壤水分等的量化指标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玉米深松免耕种植模式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促进玉米生长与产量提高。0~60cm土壤容重深松免耕比旋耕平作分别降低了5.45%(2008年)、3.47%(2009年);生育期平均蓄水量深松免耕比旋耕平作分别增多5.43%(2008年)、5.88%(2009年);玉米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对照;先玉335产量深松免耕比旋耕平作分别提高6.15%(2008年)、8.77%(2009年),富友9号产量深松免耕比旋耕平作提高7.05%(2009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免耕种植是适合旱作地区推广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

  • 相关文献

[1]旱地玉米(高粱)整秸秆覆盖免耕试验. 高克昌. 1992

[2]免耕整秸秆半覆盖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丁玉川,王树楼,王笳. 1994

[3]以深松为基础的忻定盆地盐碱地土壤耕层改良. 贾苏卿,李彦良,焦雄飞,李世勇. 2016

[4]深松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郭家萌,刘振朝,高强,薛吉全,高聚林,翟广谦,柳家友,孙海昆,郭新平. 2016

[5]旱地玉米秸秆覆盖方式的灰色评估. 王盛霞,薛宗让,邢丽萍. 1995

[6]免耕秸秆覆盖对玉米根系的影响. 罗守德,董竹蔚,罗坤. 1993

[7]晋西干旱区干旱年型玉米免耕覆盖试验研究. 张宝林,陈阜,殷海善. 2005

[8]不同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晋中玉米田水分时空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李娜娜,李志强,黄学芳,郝科栋,梁改梅. 2023

[9]长期定位免耕和施有机肥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杨娜,王珂,席吉龙,姚景珍,张建诚,黄明镜,李永山. 2020

[10]渗水降解地膜在大豆田间应用效果的综合分析. 刘延超,史树森,潘新龙,高宇,高风翔,姚建民,崔娟,王丹. 2018

[11]偏旱年休闲期施肥覆盖对旱地小麦播前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李青,高志强,孙敏,董琦,贺立恒. 2013

[12]探墒沟垄种植对土壤水分与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冯瑞云,侯雅静,李海燕,左静静,王慧杰,郝保平,闫贵云,李广信. 2016

[13]旱地小麦深松覆盖沟种栽培体系研究. 南殿杰,冯正龙,赵海祯,李燕娥,解红娥. 1991

[14]旱地小麦深松覆盖除草整地一体化耕作技术研究. 杨丽萍,朱晋云,柴跃进,李楠. 2015

[15]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王宏富,刘永忠,赵国锋,牛军玲. 2004

[16]免耕条件下施用有机肥对冬小麦土壤酶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郑凤君,王雪,李景,王碧胜,宋霄君,张孟妮,武雪萍,刘爽,席吉龙,张建诚,李永山. 2020

[17]旱地免耕不同秸秆覆盖量试验初报. 王树楼,丁玉川,王笳. 1992

[18]现代土壤管理措施对果园水分的影响. 宋宇琴,李六林,李洁,杨盛,陈冲. 2015

[19]免耕覆盖技术下土壤氮素迁移的研究进展. 王静,潘天任,冯婉君. 2014

[20]旱地玉米免耕覆盖系统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 张树梅,籍增顺.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