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有机物料输入对黄河故道区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传哲 1 ; 姚文静 2 ; 杨苏 1 ; 徐聪 1 ; 马洪波 1 ; 吴建燕 3 ; 汪吉东 1 ; 艾玉春 1 ; 张永春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试验站

2.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竹类研究所

3.烟台泓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

关键词: 黄河故道区;有机物料;水稳性团聚体;土壤三相比;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土壤物理结构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16 期

页码: 245-2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种类有机物料添加对典型黄河故道区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以期为合理培肥、提升当地土壤耕地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黄河故道区典型潮土和当地有机物料为供试材料,连续2年进行定位试验,设置CK(不施有机物料)、M1(有机肥6 t/hm2)及M2(有机肥12 t/hm2)、S1(秸秆菌渣6 t/hm2)及S2(秸秆菌渣12 t/hm2)、B1(树枝菌渣6 t/hm2)及B2(树枝菌渣12 t/hm2)共7个处理,应用常规试验方法分析不同条件下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有机物料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得到改善,>0.250 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增加,<0.053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呈降低趋势,且在0~10 cm土层施用效果优于10~20 cm土层;有机物料输入可调节土壤三相比,减少液相比和气相比,增加固相比,降低土壤三相结构距离(STPED),其中输入秸秆菌渣的S2处理土壤STPED值最低(25.31),与输入树枝菌渣的B2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三相比均接近理想状态;与CK相比,有机物料施用可降低1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树枝菌渣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毛管孔隙度,透水透气性增强,土壤板结状况得到缓解.说明外源有机物输入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显著影响,从土壤物理结构的改善效果考虑,每年在耕作层施入树枝菌渣12 t/hm2为最佳施肥量.

  • 相关文献

[1]丘陵土壤施用有机复合保水树脂后的物理性状变化. 唐玉邦,虞利俊,裴勤,徐磊,罗佳,范如芹,王东升. 2016

[2]江苏沿海滩涂绿肥种植模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刘冲,洪立洲,郁凯,董静,陈环宇,邢锦城. 2023

[3]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大蒜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团聚体的影响. 胡乃娟,陈倩,张倩,张洪永,孙洪武. 2023

[4]醋糟不同配比覆盖对句容旱地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亚柏. 2021

[5]有机物料接种蚯蚓对设施菠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吴迪,刘满强,焦加国,薛利红,杨林章. 2018

[6]接种蚯蚓与添加有机物料对茶园土壤结构的影响. 程思远,李欢,梅慧玲,王炫清,刘馨秋,陈暄,马青平,黎星辉. 2021

[7]玉米、三叶草秸秆和蚯蚓堆肥施用对黄河故道潮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白洁瑞,刘庆峰,于建光,陈小云,肖新,李勇. 2021

[8]有机物料投入对作物产量及潮土固碳的影响. 杨苏,李传哲,王静,汪吉东,张永春,李辉信,艾玉春. 2020

[9]保水剂与有机物料联合施用对丘陵黄棕壤持水特性的影响(英文). 唐玉邦,虞利俊,徐磊,罗佳,王东升,范如芹,裴勤. 2015

[10]不同有机物料对微域内土壤原生动物和线虫的影响. 蔡冰杰,范文卿,王慧,刘满强,于建光,刘婷,李辉信,陈小云. 2017

[11]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土壤性状影响与防控辣椒疫病效果. 王光飞,马艳,安霞,赵建锋,罗德旭,孙玉东. 2016

[12]有机物料“差别堆腐”及其评价方法初探. 常志州,于建光,黄红英,吴华山,沈明星. 2013

[13]不同来源有机物料对菜用蚕豆生长和品质及根际土壤性状的影响. 任改弟,张苗,张文越,郭德杰,马艳.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