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庆贺 1 ; 孟玲敏 2 ; 张伟 2 ; 陈立玲 1 ; 吴宏斌 2 ; 高月波 2 ; 苏前富 2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控制前移;一体化防控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1003-8701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86-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大斑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年危害损失率在8%左右,严重发生时可导致大幅度减产。近年来,随着大斑病感病品种的普遍推广,加之秸秆还田利用后大斑病病原基数过大,气候条件适宜的时候,在东北春玉米产区常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本文结合近年来吉林省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现状,对玉米大斑病防控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大斑病的综合防控以及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一体化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 相关文献
[1]18.7%嘧菌酯·丙环唑悬乳剂对春玉米大斑病防治. 王广祥,王义生,王喜军,陈立军,陈佳星,王开旭,逯忠斌. 2013
[2]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常玉明,张正坤,赵宇,刘宝权,李启云,陈光. 2021
[3]复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范文忠,张晓翔,王永志,孙达,吕雪. 2020
[4]几种药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沙洪珍,迟畅,何智勇,马巍,沙洪林. 2017
[5]东北春玉米区主栽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的抗性评价. 李红,晋齐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523份玉米自交系对禾谷镰孢穗腐病和灰斑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陈鸽;王敏;周德龙;刘宏伟;张志军;苏前富;卢实;焦仁海;夏远峰;徐国良;刘文国;路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性鉴定;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
-
我国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与创新路径分析
作者:路明;王薪淇;张伟;郑淑波;刘文国
关键词:鲜食玉米;育种;发展态势;创新路径
-
防治小菜蛾赤眼蜂蜂种和品系筛选与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作者:周淑香;高芃;赫思聪;鲁新;李小宇;高月波
关键词:小菜蛾;赤眼蜂;寄生潜能;田间防效评价
-
典型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朱岚清;饶德民;邢伟明;程彤;赵婧;赵娜;亓立强;张伟;孟凡钢
关键词: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群体光合;农艺特性;产量
-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义生;刘佳遥;黄淑敏;白雪;贾娇;牟忠生;苏前富
关键词:杂草防除;油莎豆;二甲戊灵;扑草净;丙炔氟草胺
-
不同化控剂处理对杂交大豆制种催熟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鹏年;刘大壮;闫昊;张井勇;赵丽梅;张伟;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化控剂;杂交大豆;百粒重;发芽率;催熟
-
真菌病毒Beauveria bassiana chrysovirus 2(BbCV2)外壳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作者:路杨;郭文博;隋丽;张庆贺;赵宇;张正坤;李启云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真菌病毒BbCV2;多克隆抗体;免疫荧光;亚细胞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