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山西高平高梁丝黑穗病菌致病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福耀 1 ; 平俊爱 1 ; 杜志宏 1 ; 程庆军 1 ; 侯爱斌 1 ; 吕鑫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黑穗病菌;致病力;病菌生理小种;中国高粱;山西;梁;生理分化;鉴别寄主;丝黑穗病;3号小种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05 年 035 卷 005 期

页码: 475-4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梁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Kuehn)Langdon et Full]是世界高粱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高粱丝黑穗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据报道,美国高粱丝黑穗病菌有4个生理小种,其主要鉴别寄主为Tx7078、SA281、Tx414和TAM2571;墨西哥有3个丝黑穗病菌小种.我国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高粱丝黑穗病菌有2个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群:对中国高粱和甜玉米致病力强,对甜高粱苏马克致病力弱,对白卡佛尔和Tx3197A几乎不侵染的为1号小种;对Tx3197A、白卡佛尔和甜高粱苏马克致病力强,而对中国高粱和甜玉米致病力弱的为2号小种.徐秀德等∞.研究发现了新的丝黑穗病菌生理小种3号小种,该小种能侵染1、2号小种不侵染的ATx622和BTx622,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其鉴别寄主为ATx622和BTx622.

  • 相关文献

[1]高粱丝黑穗病生理小种研究. 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程庆军,侯爱斌,吕鑫,常玉卉,郭建文. 2005

[2]中国高粱品质性状的区域性差异. 卫永太,张镔,张桂香. 2016

[3]中国高粱光温类型的初步研究. 邢荣. 1990

[4]高梁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张福耀,平俊爱. 2012

[5]干旱半干旱区高梁栽培技术.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 2010

[6]玉米丝黑穗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 2010

[7]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石秀清,王富荣,石银鹿,王建军,赵晓军. 2005

[8]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籍增顺,孙景桐. 2002

[9]山西农业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任红燕,申潞玲. 2005

[10]山西省布尔山羊引进利用初报. 毛杨毅,罗惠娣,梁全忠,刘建宁,岳文斌,侯树民. 2000

[11]强大小蠹在山西的发现及扩散途径. 王瑞,李文柱. 2002

[12]山西太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种草技术研究. 刘建宁,高洪文,王运琦,阎柳松. 2002

[13]山西省隐翅虫种类的初步研究. 郝赤,刘志萍,李唐. 2001

[14]意大利扁桃引种研究. 戴桂林,田建保,陈秋芳,李莉. 2001

[15]太原一榆次公路草坪地被建植技术及效果. 闫柳松,高洪文,王运琦,赵美清,刘建宁,虞素云. 1999

[16]山西省棉蚜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 屈会选,尹青云,郭晋萍,乔雄梧,朱久生. 2001

[17]转基因抗丝黑穗病玉米的遗传、表达及选育研究.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郝曜山,刘龙龙,李润开. 2007

[18]不同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 张志慧,郭锐,钮笑晓,魏宏斌,岳晓东,李小波. 2011

[19]抗玉米丝黑穗病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及抗病株系选育. 杜建中,孙毅,郝曜山,刘俊玲. 2006

[20]玉米杂交种抗丝黑穗病鉴定. 王燕,石秀清,王建军,赵丽芳,刘惠民,王富荣.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