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春辉 1 ; 陈体强 2 ; 林跃鑫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桑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多糖;药理学

期刊名称: 菌物研究

ISSN: 1672-3538

年卷期: 2004 年 2 卷 02 期

页码: 53-59

摘要: 以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 ,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生长特性、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文献中称为“桑黄”[包括 :鲍氏针层孔菌 (Phellinusbaumii)、火木针层孔菌 (P .igniarius)、裂蹄针层孔菌 (P .linteus) 3种 ]的药用菌子实体、发酵菌丝体、发酵胞外物的研究进展。结果 :桑黄的人工栽培 (日本、韩国学者采用的室外荫棚段木埋畦栽培法 ) ,固体、液体发酵培养均已获成功。其主要化学成分是子实体、菌丝体多糖以及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 ,此外还有黄酮及其衍生物、香豆素类、甾醇类化合物。其子实体、菌丝体及提取物 (主要为多糖 )、胞外多糖在抗发炎、抗氧化、抑制肿瘤生成、增强免疫力、保护肝脏、预防和治疗关节炎等方面有显著的功效。桑黄的各种产品 (包括 :子实体、菌丝体微粉末、提取物浸膏、桑黄茶、桑黄口服液等 )市场需求量很大 ,表明桑黄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相关文献

[1]桑黄栽培子实体成分分析及其显微形态观察. 陈体强,吴锦忠,纪建英,徐洁. 2005

[2]原木灵芝孢子研究——(Ⅳ)未破壁孢子与破壁孢子的比较. 陈体强,朱培根,蔡云,李开本,徐洁,何修金. 1999

[3]嘉宝果药理学功效研究进展. 林宝妹,邱珊莲,郑开斌,洪佳敏,张帅,张少平. 2019

[4]闽人工栽培鼠曲草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Yang Youquan,杨有泉. 2014

[5]冬虫夏草头孢菌液体培养和化学成分分析. 陈济琛,林新坚,郑力,郑时利. 1998

[6]我省金线莲研究概况与建议. 陈永快,林一心. 2008

[7]龙眼果实中多糖积累与分配研究. 郑少泉,郑金贵,姜帆,高慧颖,陈秀妹. 2009

[8]福建野生紫芝资源的开发利用Ⅰ.硬孔灵芝. 陈体强,吴锦忠,钟礼义,李晔,邱福平,林兴生,朱培根. 2006

[9]鲍鱼菇子实体多糖的纯化及其免疫学作用. 刘艳如,林勇,江贤章,郑怡,张鼎华. 2008

[10]超声波法提取龙眼多糖工艺研究. 郑少泉,姜帆,高慧颖,郑金贵. 2008

[11]杏鲍菇菇头多糖的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 郑恒光,沈恒胜,杨道富,翁敏劼,陈君琛. 2019

[12]绣球菌瓣片与基部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比较. 张迪,王宏雨,肖冬来,林衍铨. 2017

[13]绣球菌多糖及其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张迪,王宏雨,肖冬来,林衍铨. 2019

[14]响应面法优化棘托竹荪孢子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林陈强,陈济琛,林新坚,陈克华,林戎斌. 2020

[15]绣球菌水溶性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其对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刺激活性. 张迪,王宏雨,林衍铨. 2020

[16]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多花黄精多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郑梅霞,苏海兰,李炽勤,朱育菁,陈宏,朱雁鸣,牛雨晴. 2024

[17]乳酸菌联合酿酒酵母发酵对龙须菜多糖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陈秉彦,林晓姿,李维新,杨超,何志刚. 2023

[18]~(60)Co辐射诱变对巴氏蘑菇(姬松茸)子实体多糖组分与结构变化的影响. 翁伯琦,江枝和,宾文,王义祥,罗涛,林勇. 2007

[19]超声波-内部沸腾法提取杏鲍菇多糖的工艺优化. 赖谱富,陈君琛,杨艺龙,翁敏劼,李怡彬,沈恒胜. 2016

[20]热水法提取火龙果花多糖的工艺优化. 高慧颖,王琦,陈源,郑恒光,余亚白.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