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类型生物炭对稻田镉污染修复的机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晨 1 ; 李方敏 1 ; 杨利 2 ; 聂新星 2 ; 刘波 2 ; 洪俊 2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炭;稻田;镉污染;作用机制;修复

期刊名称: 环境化学

ISSN: 0254-6108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12 期

页码: 4165-4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炭因其优异特性在镉(Cd)污染稻田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性质因原材料和热解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对土壤中Cd的钝化机制和修复效果也存在差异.本文归纳了 4类主要原材料在多种热解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特征.从生物炭直接固定Cd(吸附、共沉淀、阳离子交换、官能团络合和Cd2+-π键作用等)和间接固定Cd(影响土壤团聚体、pH、有机质、微生物菌群等)这两个方面综述了其对稻田Cd污染的修复机制,从生物炭的施用量、降Cd率及其负面影响等方面探讨了 4类生物炭(木材类、秸秆类、畜禽粪便类、污泥类)在Cd污染稻田试验修复中效果,以期为生物炭在Cd污染稻田修复研究与应用中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镉污染农田原位钝化修复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冯敬云,聂新星,刘波,李方敏,杨利. 2021

[2]络合混凝法去除香菇多糖中的镉污染. 王轶,王晨,李露,杨德,薛淑静,郭鹏. 2016

[3]砷氧化菌DWY-1的分离鉴定及其修复砷污染水稻土的可能机理. 周武先,段媛媛,游景茂,赵诗晨,卢超,罗孝荣,张美德. 2018

[4]微生物来源的甲氧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王开梅,梁英,杨自文. 2017

[5]Okaramine类生物碱——一类具有新颖杀虫机制的天然吲哚化合物. 张遵霞,王月莹,张亚妮,张志刚,王开梅. 2019

[6]具有农药活性的微生物源核苷类化合物. . 2019

[7]微生物来源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刘翠君,石丽桥,王开梅. 2019

[8]微小RNA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陈芳,张昊,魏金涛,杨雪海,赵娜,张巍. 2017

[9]小麦根部内生细菌ZY-1对小麦白粉菌的抑菌活性及拮抗机理. 龚双军,向礼波,薛敏峰,张学江,史文琦,曾凡松,汪华,杨立军,喻大昭. 2016

[10]相互作用下多酚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剑,李书艺,祝振洲,熊光权,吴文锦,石柳,何静仁,丁安子,乔宇,汪兰. 2022

[11]模拟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张继宗,雷秋良,左强,张维理,王秋兵,范先鹏,刘宏斌. 2009

[12]湖北省水稻主产区稻田杂草种类及群落特点. 常向前,李儒海,褚世海,朱文达,陈其志. 2009

[13]湖北省稻田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规律初探. 段小丽,范先鹏,张富林,甘小泽,王丽娜,吴茂前. 2012

[14]湖北省稻田稗属杂草田间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 顾琼楠,褚世海,黄启超,李林,陈安安,李儒海. 2023

[15]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常向前,张舒,刘冬碧,赵越,王佐乾,杨小林,夏颖,吕亮. 2024

[16]施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郭腾飞,梁国庆,周卫,刘东海,王秀斌,孙静文,李双来,胡诚. 2016

[17]长江流域稻田-沟-塘系统中砷锑动态变化特征. 苏俐雅,郭泽玮,刘连华,高翔,王子晗,刘宏斌,吴茂前,范先鹏. 2020

[18]不同钝化材料对土壤镉活性和大白菜镉吸收影响的比较. 张富林,夏贤格,刘婷婷,杨利,熊桂云,范先鹏,刘冬碧,余延丰,张继铭. 2015

[19]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江汉平原麦区小麦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刘美玲,刘悦,陈婷婷,邹娟,史文琦,曾凡松,龚双军,黄振余,刘威,杨立军,喻大昭. 2021

[20]生物炭对连作棉田细菌群落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韩光明,蓝家样,陈全求,张胜昔,李国荣.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