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池养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姜海峰 1 ; 耿龙武 1 ; 佟广香 1 ; 李晨宇 1 ; 王四泽 1 ; 徐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蒙古鲌;池塘养殖;人工催产;胚胎发育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130-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了池塘养殖条件下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和胚后发育。试验结果显示,池养蒙古鲌人工催产的适宜时间为6月上旬,水温为23~26℃。混合激素400IU/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4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2+2mg/kg地欧酮,催产率达80%以上。镜泊湖蒙古鲌成熟卵呈圆球形,淡黄色,半透明,属沉黏性卵;平均卵径为(1.10±0.03)mm,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1.42±0.05)mm。水温23~25℃时,受精卵至破膜需38h,积温926.3℃·h。镜泊湖蒙古鲌的胚胎发育时序和特征符合鲌属鱼类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可分为胚盘、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和器官形成6个发育阶段,进一步细分应为21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全长(4.32±0.31)mm,当达到(5.70±0.47)mm时开始平游摄食。

  • 相关文献

[1]南方糙海参的人工催产与育苗初步试验. 杨学明,张立,李有宁,陈明强,甘西. 2011

[2]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研究. 胡佳祥,张植元,王雄延,陈娇,范泽. 2021

[3]池养倒刺Ba的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陈Kun慈,谢刚. 2002

[4]5种常用渔药对蒙古鲌的急性毒性作用. 姜海峰,耿龙武,佟广香,武鹏飞,李晨宇,徐伟. 2016

[5]蠡湖4种鲌鱼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胡海彦,狄瑜,赵永锋,宋迁红,邴旭文. 2011

[6]蒙古鲌食性转变的稳定性同位素研究. 李斌,王志坚,金丽,叶凤芬,陈大庆,张耀光. 2011

[7]蠡湖4种鲔鱼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胡海彦,狄瑜,赵永锋,宋迁红,邴旭文. 2011

[8]兴凯湖四种野生鲌消化酶活性比较研究. 刘伟,陈清华,唐富江,李培伦,王继隆. 2017

[9]葛氏鲈塘鳢(Perccottus glenii)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实验. 张玉勇,何宝全,曹顶臣,白庆利,何立川. 2021

[10]塞内加尔鳎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刘新富,柳学周,连建华,王印庚,张福龄,于宏,马爱军,刘寿堂,翟介明. 2008

[11]乌苏里江大麻哈鱼人工催产技术初步研究. 陈军,赵春刚,赵立. 2011

[12]乌苏里拟Chang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Chang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戚继刚. 2001

[13]史氏鲟人工催产技术及低温早繁对策. 潘伟志. 1999

[14]半滑舌鳎人工催产技术研究. 杨景峰,陈松林,翟介明,田永胜,苏鹏志,孙丽娟. 2010

[15]洛氏的人工繁殖. 张永泉,徐伟,席庆凯,张庆余,尹家胜. 2015

[16]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邹桂伟,罗相忠,潘光碧,陈细华. 2002

[17]基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长鳍吻鮈亲鱼培育、催产和孵化技术初探. 朱永久,吴兴兵,何勇凤,杨德国. 2018

[18]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及开发利用——乌苏里拟鲿繁殖生物学及人工催产初步研究. 潘伟志,王鹏,赵春刚,戚继刚. 2001

[19]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潘伟志,陈军,王鹏,尹洪滨,赵春刚,关海红,焦晓平. 2006

[20]刺参池塘养殖青苔防治方法. 张传涛,赵炳然,曹金凤,孙祥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