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咖啡果小蠹的假死行为及短时高温对其致死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韩冬银 1 ; 詹灿烂 1 ; 李磊 1 ; 王建赟 1 ; 张方平 1 ; 孙世伟 1 ; 符悦冠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关键词: 咖啡果小蠹;假死行为;高温处理;致死作用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3 期

页码: 609-6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Ferrari)]是 2019 年新入侵海南的一种严重威胁全世界咖啡生产的害虫,对海南甚至全国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重大威胁.为尽快了解咖啡果小蠹的习性,以及为今后该害虫的防控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观察了咖啡果小蠹的假死行为和耐饥能力,并探讨短时高温对其致死效应.结果表明:24 h不饲喂任何食料对咖啡果小蠹成虫的假死行为无显著影响;45℃短时高温处理 2 h 显著提高了咖啡果小蠹成虫出现假死反应的比例和时长,假死反应出现比例达 72.0%,假死时长为 320.33 s,显著高于 26℃下的假死时长(43.26 s).咖啡果小蠹成虫具有较强的耐饥能力,在不提供任何食料的情况下,其最长存活时间可达 204 h,平均存活时长达 90.17 h.咖啡果小蠹成虫经短时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处理时长均显著影响其存活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死亡率逐渐增加.45℃处理 6 h后校正死亡率达 94.92%;处理 12 h的死亡率达 100%;36℃和 39℃处理 6 h及以下时长对咖啡果小蠹的存活能力影响较小,36℃和 39℃处理 6 h,处理后 24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16.94%和 23.73%.不同短时高温处理的半致死时间(Lt50)表现为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Lt50 随着缩短,其中 45℃处理后 24 h和 48 h的Lt50 最短,分别为 3.11 h和 2.70 h;36℃处理的Lt50 最长,分别为 17.85 h和 11.42 h.不同短时高温处理 6 h,处理后 24 h和 48 h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 39.53℃和 38.66℃,LT50 随观察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相关文献

[1]新入侵害虫咖啡果小蠹防治研究进展. 刘卓凡,孟洋,苟亚峰,温思为,宋国敏,孙世伟. 2023

[2]咖啡果小蠹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刘卓凡,孟洋,李欣蓉,田甜,宋国敏,孙世伟. 2023

[3]咖啡果小蠹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动态. 刘卓凡,孙世伟,孟洋,苟亚峰,宋国敏,田甜,温思为.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