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JS2008株的传代培养及遗传变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琳 1 ; 孙冰 1 ; 孙杰 1 ; 郭容利 1 ; 范宝超 1 ; 李彬 1 ; 索朗斯珠 1 ; 何孔旺 1 ;

作者机构: 1.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JS2008株;传代培养;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18 年 49 卷 09 期

页码: 1833-18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JS2008株的序列特征及其连续传代后的序列变化规律,为筛选出新的疫苗候选毒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分离自华东地区某发病猪场的PEDV JS2008株在Vero细胞系上传代培养至100代,选取部分代次进行病毒滴度测定;每隔10代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对各代次病毒的S基因、ORF3基因和N基因进行扩增,并与PEDV经典和流行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变异分析。【结果】PEDV JS2008株经连续传代至100代,其病毒滴度由105.5TCID50/0.1 mL上升至107.5TCID50/0.1 mL。JS2008株在传代过程中共有11处碱基发生突变,其中9处发生在传代培养的第10~20代,变异主要位于S基因上(7/11);同时发现JS2008株及其传代株与attenuated DR13株的相似性最高。基于S基因和N基因序列构建的PEDV系统发育进化树均表明JS2008株各代次与attenuated DR13株同处于Group 3进化群;基于ORF3基因序列构建的PEDV系统发育进化树则显示,JS2008株各代次与attenuated DR13株均处于同一进化群(Group 2)。【结论】PEDV JS2008株通过Vero细胞系进行体外连续传代至100代,其碱基突变主要发生在病毒传代培养的第10~20代,病毒滴度明显提高,抗原量增加,为研制新型PEDV疫苗提供可能,同时推测病毒传代培养10~20代是病毒发生变异以适应细胞培养的活跃期。

  • 相关文献

[1]2011-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郭容利,何孔旺,茅爱华,刘浩飞,俞正玉,倪艳秀,温立斌,李彬,王小敏,张雪寒,吕立新,周俊明. 2013

[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G2a变异株CH-HK-2021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彭棋,张雪,赫文龙,范宝超,王丹丹,刘茂军,李彬. 2022

[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3C样蛋白酶(3CLpro)的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梁荣,丁芳艺,宋海鑫,张金秋,费荣梅. 2020

[4]G1期纤毛细胞器对宿主细胞PEDV敏感性的调控. 庄腾寒,杨鹏,马心宇,徐悦,陈丽,鲍熹,杨丹晨,冯磊. 2024

[5]转双价抗虫基因棉花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徐泽俊,聂以春,张献龙,郭小平,吴家和. 2011

[6]腐烂茎线虫种群分化现状研究. 王宏宝,李茹,魏利辉,陈香华,赵桂东,林茂松. 2011

[7]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王小敏,何孔旺,周忠涛,茅爱华,俞正玉,汪伟,倪艳秀,温立斌,张雪寒,郭容利,李彬,于洋. 2014

[9]小麦互交群体中农艺性状的遗传与选择. 杨竹平,吴兆苏,林一波. 1991

[10]大田模拟环境下水稻种子耐缺氧能力遗传研究. 刘艳,宋兆强,夏祥华,王宝祥,周振玲,卢百关,李健,秦德荣,徐大勇. 2016

[11]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陈满峰,汪凯华. 2010

[12]甜高粱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与聚类分析. 高进,蔡立旺,王永慧,施庆华,王海洋,王为,孙艳茹,陈建平. 2017

[13]籼稻栽培品种中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分析(英文). 胡庆峰,强新涛,赵凌,赵庆勇,陈涛,周丽慧,姚姝,梁文化,王才林. 2016

[14]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江苏分离株NJGC ORF5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李彬,毛立,何孔旺,刘彦玲,温立斌,俞正玉,茅爱华,王小敏,张雪寒,郭容利,周俊明,倪艳秀,吕立新. 2011

[15]2008-2010年中国华东地区PRRSV ORF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王小敏,何孔旺,张文文,陈蔚,茅爱华,俞正玉,温立斌,倪艳秀,张雪寒,吕立新,郭容利,周俊明,李彬. 2011

[16]2008-2010年中国华东地区PRRSV ORF5基因遗传变异分析(英文). 王小敏,何孔旺,张文文,陈蔚,茅爱华,俞正玉,温立斌,倪艳秀,张雪寒,吕立新,郭容利,周俊明,李彬. 2012

[17]甘薯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薛启汉,张赞,向阳海,朱作为,陈游. 2000

[18]大小麦杂种的无性系及其回交后代的遗传变异. 薛淑伦,仲裕泉,徐杰. 1986

[19]田间水稻单个病斑中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陆凡,王金生. 2003

[20]用组织培养法筛选水稻抗白叶枯病突变体——Ⅱ.再生植株后代的性状变异. 孙立华,吕学锋,汤邦根,朱作为,黄明.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