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夏秋季东海中部和南部海域澳洲鲐渔汛和渔场的年际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建生 1 ; 严利平 1 ; 胡芬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夏秋季;澳洲鲐;渔汛;渔场;东海中部和南部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178-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2003–2008年夏秋季大型机轮围网在东海南部和中部外海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澳洲鲐(Scomber aus-tralasicus)的集群开始时间、渔汛持续时间、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渔汛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夏秋季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的平均渔汛开始时间平均为7月12日,即7月中旬开始;渔汛持续时间近2个月,一般在9月上中旬结束,个别年份可延迟到9月下旬;渔获产量的高峰期主要在7月下旬和8月份。渔场范围以2005、2006和2008年较大,而其余3年相对较小;中心渔场集中程度以2003、2004和2008年较高。年产量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最高产年份(2005年)的渔获量是最低产年份(2007年)的近5倍;而在高产渔区的产量方面,年间差异则更加突出。夏季澳洲鲐渔汛开始的时间和水温的上升速度有关,升温速度快的年份渔汛开始的时间也较早;渔汛持续时间和海水的高温持续时间基本一致。中心渔场的年间变动除了和等温线的年间变动有关外,也可能与黑潮在东海的流向有密切的关系。年产量的剧烈波动除了与澳洲鲐本身的资源量有关外,也与海洋环境的变化和捕捞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 相关文献

[1]2006年夏秋季东海群系澳洲鲐数量分布特征. 李建生,严利平,程家骅. 2008

[2]长江口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汛期特征及影响因子. 刘凯,汤滔,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周彦锋,方弟安,施炜纲. 2013

[3]基于栖息地指数的阿拉伯海鲐鱼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范秀梅,杨胜龙,张胜茂,朱文斌,崔雪森. 2020

[4]应用体长结构VPA评估东海群系澳洲鲐资源量. 严利平,李建生,唐敏,胡芬,程家骅. 2007

[5]东海中南部澳洲鲐繁殖群体生物学特征. 史雨楠,严利平,李建生. 2024

[6]2008年夏秋季东海区北部沙海蜇资源状况分析.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李惠玉. 2009

[7]基于栖息地指数的西北太平洋日本鲭渔情预报模型构建. 范秀梅,唐峰华,崔雪森,杨胜龙,朱文斌,黄良敏. 2020

[8]我国近海渔场台风状况及其对渔船作业的影响分析. 郑巧玲,樊伟,王晓璇,李蔚然,张强,张胜茂. 2016

[9]基于渔船监测系统的近海捕捞水产品溯源. 张胜茂,王晓璇,周为峰. 2014

[10]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初步分析. 黄洪亮,张勋,徐宝生,王明彦,汤振明. 2005

[11]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渔具分析方法浅析. 张胜茂,郑巧玲,朱文斌. 2018

[12]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渔场水温垂直结构的季节变化. 杨胜龙,马军杰,伍玉梅,唐峰华,张衡,周甦芳. 2012

[13]东黄渤海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渔场空间格局的研究. 陈佳杰,徐兆礼. 2011

[14]日本远洋底层渔业在国际公海的作业情况与经验借鉴. 程若冰,缪圣赐,李励年,王茜,周雨思,熊敏思,陆亚男. 2017

[15]北斗海洋浮标数据接收与控制终端软件. 张胜茂,戴阳,杨胜龙,范秀梅,王斐. 2021

[16]阿拉伯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杨胜龙,范秀梅,唐峰华,程田飞,樊伟. 2019

[17]金枪鱼渔场分析预报模型及系统的开发. 崔雪森,陈雪冬,樊伟. 2007

[18]基于贝叶斯原理的大洋金枪鱼渔场速预报模型研究. 樊伟,陈雪忠,沈新强. 2006

[19]阿拉伯海鲐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 杨胜龙,范秀梅,唐峰华,程田飞,樊伟. 2019

[20]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渔场及单位捕捞努力量的时空分布. 张衡,张胜茂.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