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海军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高产群体;冠层结构;光合特性
期刊名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ISSN: 1000-7601
年卷期: 2011 年 29 卷 01 期
页码: 201-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不同玉米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及产量要素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均呈抛物线型,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光合速率与经济产量相关极显著;两种带型中,6行小麦2行玉米,玉米密度为6.75万株/hm2的玉米群体平均光合速率最大,经济产量最高,6行小麦3行玉米,玉米密度为6.00万株/hm2的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经济产量次之。
- 相关文献
[1]西北旱作区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何海军,王晓娟,寇思荣. 2017
[2]不同株型玉米基因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分析. 赵小强,陆晏天,白明兴,徐明霞,彭云玲,丁永福,庄泽龙,陈奋奇,张大志. 2020
[3]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2024
[4]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2024
[5]复合群体中玉米光合特性日变化研究. 何海军,王晓娟. 2006
[6]干旱胁迫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何海军,寇思荣,王晓娟. 2011
[7]甘肃敦煌绿洲区干旱胁迫下玉米抗旱性与灌浆期光合特性. 周玉乾,寇思荣,连晓荣. 2016
[8]桃不同树形的冠层特征及对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牛茹萱,赵秀梅,王晨冰,张帆,张雪冰,王发林. 2019
[9]间伐改形对陇东旱塬密闭苹果园树体冠层结构和发育后期叶片质量的影响. 孙文泰,牛军强,董铁,刘兴禄,尹晓宁,马明. 2018
[10]不同树形冠层结构对‘早酥’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明新,张江红,孙文泰,曹刚,王玮. 2016
[11]陇东密闭苹果园间伐后群体冠层结构与生育后期叶片生理特性研究. 刘兴禄,孙文泰,牛军强,董铁,尹晓宁,马明. 2018
[12]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曲建东,刘建华,牛俊义,樊廷录,高玉红,邹红川. 2012
[13]砧木对矢富罗莎葡萄苗新梢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朱振家,杨瑞. 2013
[14]底墒和施肥对旱地冬小麦主要特性的影响. 高育锋,王勇. 2009
[15]播前底墒对陇东旱塬冬小麦的效应研究. 高育锋. 2009
[16]2个基因型厚皮甜瓜的光合特性研究. 种培芳,陈年来,张玉鑫. 2011
[17]锌对青花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颉敏华,张继澍,颉建明,郁继华. 2008
[18]NaCl处理对芍药光合特性与快速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孔芬,王卫成,贺欢,汤玲,杨馥霞. 2019
[19]不同树形对贵人香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郝燕,张坤,何英霞,马麒龙,白耀栋,杨瑞. 2018
[20]水分亏缺下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棉花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冯克云,王宁,南宏宇,高建刚.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
-
1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作者:连晓荣;周文期;杨彦忠;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配合力;遗传参数;优势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刘忠祥;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李永生;周文期;杨彦忠;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