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G.max L.)种子耐渍水性与其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英淑 1 ; 李学湛 1 ; 杜智琴 1 ; 徐永华 1 ; 尹达龙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清水环境;种子活力;外渗液的电导率;子叶细胞的超微结构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0 年 04 期

页码: 317-322

摘要: 以渍水造成大豆萌动种子的缺氧环境条件下,观察种子活力对渍水的反应与其子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的关系,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与其细胞“膜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种子在渍水环境中所能维持的活力状态,与子叶亚细胞结构受损程度趋势相一致,其细胞质膜受损与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增加为同步。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子叶细胞质壁分离越加严重,细胞器及质膜受损加剧,外渗液的电导率加高;萌动种子耐清水能力品种间存在差异。耐性大豆,在清水条件下保持活力的时间长而强。渍水敏感品种进入萌动期早,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比耐性强的品种出现的早,但在继续清水条件下快速失去活力,质壁分离,细胞质及细胞器膜的受损出现的也早,显现了对缺氧环境的敏感性。表明大豆萌动种子的耐渍水性有其细胞学的依据。

  • 相关文献

[1]大豆萌动种子及株体对渍水环境的反应. 宋英淑,杜智芹,徐永华,尹达龙,李学湛. 1989

[2]生产上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要点. 白艳凤. 2014

[3]甜玉米种子活力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概述. 吴丽丽. 2021

[4]混合盐碱胁迫对5种禾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申忠宝,潘多锋,王建丽,张瑞博,李道明,高超,邸桂俐,钟鹏. 2012

[5]秸秆焚烧土壤提取液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天学,赵贵兴,杨青春. 2005

[6]种子活力测定改进方法一两段法. 孙海正. 1997

[7]秋收工作中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白艳凤. 2014

[8]北方粳稻种子加工与贮藏技术. 姜龙,柴永山,曲金玲,孙国宏,杨福厚,白艳凤. 2014

[9]贮藏中保持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技术要点研究. 白艳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