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抽穗期叶色诊断指标与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光强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旭华 1 ; 黄农荣 1 ; 郑海波 1 ; 江远汉 1 ; Roland J.Buresh 2 ; 彭少兵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

关键词: 叶色;诊断指标;氮肥;光照;叶面积指数;水稻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6 年 22 卷 10 期

页码: 147-153

摘要: 叶色是氮素营养诊断最常用的指标,获得准确的叶色诊断指标是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的基础。叶色诊断指标实际上就是稻谷产量最高时的最适叶色。已有报告指出,叶色诊断指标受到群体大小和结实期光照条件的影响。研究的目的是,找出叶色诊断指标随群体大小和光照条件而变化的规律,为精确定量施氮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2004—2005年早季和晚季,在广州以两系杂交稻粤杂122为试材,设置8种不同氮肥处理,进行2年4季田间试验,抽穗期测定叶色(SPAD)和叶面积指数(LAI),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的最适叶色存在明显差异,4季变动于39~45之间。根据产量与叶色的定量关系,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特定条件下的叶色诊断指标。(2)稻谷产量与抽穗期群体指数(SPAD与LAI的乘积)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抽穗期SPAD、LAI和结实期日照时数,可以解释不同年度、季节和不同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变异的86%。最适群体指数随着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3)最适叶色随着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随着LAI的增加而降低,3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定量关系。应用这一关系,可根据结实期光照条件,估计出异地异季的叶色诊断指标。

  • 相关文献

[1]影响杂交水稻纹枯病发生的若干植株群体指标. 钟旭华,彭少兵,Roland J.BURESH,黄农荣,郑海波. 2006

[2]调控剂对减缓水稻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研究. 陆秀明,黄庆,刘军,刘怀珍. 2003

[3]长江流域中稻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与其生育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陆佳岚,王净,马成,陶明煊,赵春芳,张亚东,李霞,方先文,张俊,陈长青,张巫军,夏加发,江学海,柳开楼,乔中英,张彬. 2020

[4]菜薹(菜心)土壤氮营养诊断指标及合理施氮量. 徐润生,郑少玲,吕业成,万云巧,陈汉才,曹健,李桂花,陈琼贤. 2006

[5]强光下干旱对水稻光合能力的影响及诊断指标. 蔡惟涓,刘斌,叶绿杨,梁祖杨,邱润恒,屠曾平. 1990

[6]氮肥对水稻节间和叶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特征的影响. 潘俊峰,王博,崔克辉,黄见良,聂立孝. 2016

[7]幼穗分化期氮肥用量降低水稻遮光减产效应研究. 伍龙梅,李惠芬,黄庆,邹积祥,张彬,包晓哲,李锐. 2019

[8]施肥调节对稻纵卷叶螟发生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郑许松,成丽萍,王会福,钟列权,刘桂良,钟旭华,田卡,吕仲贤. 2015

[9]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黄炳超,肖汉祥,张扬,吴城伟,吴金灵. 2006

[10]菜心的土壤钙、镁营养诊断指标及施肥效应研究. 陈琼贤. 2006

[11]晚籼杂交稻LAI、SPAD和LTR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朱满山,马晓智,霍兴. 2023

[12]高产早籼稻群体动态结构的差异. 张旭,黄秋妹,黄农荣,刘彦卓,邱润恒,梁祖杨. 1999

[13]籼稻根系活力与地上部分的关系. 黄农荣,张旭,黄秋妹,刘彦卓,邱润恒,梁祖杨,王丰,彭惠普,李传国,李曙光,廖亦龙,姚萍飞. 1999

[14]广东高产水稻“两叶”诊断调控法研究. 林秀珍,黄秋妹,屠曾平. 1990

[15]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茶树LAI与氮含量反演. 吴伟斌,李佳雨,张震邦,凌彩金,林贤柯,常星亮. 2018

[16]滇池北岸韭黄生产基地韭黄和韭菜产品硝酸盐含量及其积累规律. 张瑞杰,林国林,胡正义,吴永红,逄玉万,殷小锋. 2008

[17]不同储藏条件下全麦片品质的稳定性分析. 高子豪,余可,刘磊. 2021

[18]恶性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杨彩宏,冯莉,岳茂峰. 2009

[19]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初探. 陈明莉,王怀宇,朱根发. 2001

[20]两种观赏植物对光照与遮荫的生理响应. 郭家轩,夏奕婷,贺建,朱根发.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