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南海北部陆架水域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的年龄与生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江艳娥 1 ; 许友伟 1 ; 范江涛 1 ; 孙铭帅 1 ; 杨玉滔 1 ; 张魁 1 ; 张俊 1 ; 黄梓荣 1 ; 林昭进 1 ; 陈作志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北部;多齿蛇鲻;花斑蛇鲻;日轮;生长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82-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采集南海北部陆架海域的多齿蛇鲻(Sauridatumbil)和花斑蛇鲻(Sauridaundosquamis)样本,测量其叉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并读取其耳石和日龄数据,对这2个种的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多齿蛇鲻和花斑蛇鲻叉长、体重雌雄间差异显著(P<0.05)。多齿蛇鲻雌性与雄性样本,叉长范围分别为109~310 mm、117~283 mm,体重范围分别为13~358 g、20~297 g,日龄范围分别为76~558 d、73~526 d,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相关参数分别为:L_(∞♀)=278 mm, L_(∞♂)=276 mm; K_♀=1.30, K_♂=1.30; t_(0♀)=-0.07 a, t_(0♂)=-0.08 a。雌性性腺成熟度Ⅲ期样本从350~400 d日龄组开始出现,雌性与雄性样本孵化高峰期在3月、7月、9—10月。花斑蛇鲻雌性与雄性样本,叉长范围分别为105~269 mm、95~264 mm,体重范围分别为11~220 g、8~228 g,日龄范围分别为79~486 d、84~488 d,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相关参数分别为:L_(∞♀)=269 mm, L_(∞♂)=265 mm, K_♀=1.29, K_♂=1.29, t_(0♀)=-0.06 a, t_(0♂)=-0.06 a,雌性性腺成熟度Ⅲ期样本从200~250 d日龄组开始出现,雌性与雄性样本孵化高峰期在6—11月。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南海海域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出现个体大小逐渐减小、性成熟提前等适应性特征。结论认为,为了南海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降低南海近海的捕捞压力以促进南海渔业资源的发展。

  •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花斑蛇鲻生长死亡参数估计及开捕规格. 舒黎明,邱永松. 2004

[2]南海北部多齿蛇鲻生物学分析. 舒黎明,邱永松. 2004

[3]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研究. 杨青瑞,刘建虎,吴强,王珂,朱邦科. 2007

[4]利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5]采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黄唇鱼幼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4

[6]东海条石鲷仔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关系. 王菲,程家骅,罗海忠. 2010

[7]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耿平,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 2020

[8]南海北部带鱼生长死亡与参数动态综合模式. 朱江峰,邱永松. 2005

[9]南海北部金线鱼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研究.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 2004

[10]南海北部竹筴鱼的生长、死亡及合理利用. 陈国宝,邱永松. 2004

[11]基于线粒体cytb序列的花斑蛇鲻种群遗传结构研究. 李敏,黄梓荣,许友伟,陈作志. 2019

[12]北部湾花斑蛇鲻生物学特征的演化. 陈作志,邱永松,徐姗楠,黄梓荣. 2012

[13]北部湾多齿蛇鲻摄食习性及随生长发育的变化. 颜云榕,王田田,侯刚,卢伙胜,金显仕. 2010

[14]方目网囊对多齿蛇鲻的选择性分析. 张旭丰,张鹏,谭永光,杨吝. 2004

[15]南海北部海域多齿蛇鲻的种群分析. 孙冬芳,董丽娜,李永振,卢伟华,李希国,于杰,黄梓荣,艾红,朱文聪,崔科,李娜娜. 2010

[16]方目网囊对蓝圆鲹和多齿蛇鲻的选择性比较. 张旭丰,杨吝,谭永光,张鹏. 2002

[17]放大网囊网目尺寸对南海多齿蛇鲻的影响. 张鹏,杨吝,张旭丰,谭永光. 2004

[18]方目网囊对蓝圆Shen和多齿蛇鲻的选择性比较. 张旭丰,杨吝. 2002

[19]大麻哈鱼胚胎耳石的茜素红标记及其效果评价. 王臣,刘伟,王继隆,战培荣. 2014

[20]草鱼仔鱼三类耳石锶标记特征及日轮形成时间验证. 朱亚华,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