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奥尔森帕金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曲朋 1 ; 王崇明 2 ; 任伟成 3 ; 梁彦韬 2 ; 贾志磊 1 ; 黄倢 2 ; 潘鲁青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3.哥德堡大学

关键词: 奥尔森帕金虫;内转录间隔区;环介导等温扩增;贝类;检测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8 期

页码: 1281-1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奥尔森帕金虫是重要的贝类病原性寄生虫之一,为建立快速、灵敏、准确和使用简便的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奥尔森帕金虫5.8S r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反应温度、反应体系中Mg2+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30拷贝质粒DNA,并且特异性较强,与海水帕金虫、包纳米虫、波豆虫及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等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使用LAMP法对两批菲律宾蛤仔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LAMP检测与传统PCR检测相比,灵敏度更高,检测结果更准确。实验所建立的奥尔森帕金虫LAMP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且特异性强,可以在沿海贝类养殖厂及条件简陋的实验室使用。

  • 相关文献

[1]鲤浮肿病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翟立文,刘文枝,许晨,范玉顶,江南,周勇,曾令兵. 2019

[2]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 2015

[3]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贝类中三种高毒性麻痹性贝毒. 张晓玲,杨桥,惠芸华,冯兵,马丽艳,于慧娟. 2012

[4]广西沿海贝类寄生帕金虫的宿主多样性及季节动态. 吴霖,叶灵通,崔颖溢,姚托,卢洁,罗帮,邓爱珍,王江勇. 2018

[5]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与伏安检测技术的快速、廉价基因甄别方法. 张旭志,吕志林,李秋芬,马绍赛,崔毅. 2011

[6]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特征. 陈雪峰,李红霞,俞菊华,唐永凯,李建林. 2009

[7]帘蛤科贝类rDNA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研究(英文). 程汉良,夏德全,吴婷婷,孟学平,吉红九,董志国. 2006

[8]日本沼虾ITS1序列分析及SNPs位点的筛选. 张洪伟,傅洪拓,吴滟,龚永生,王庆,夏德全. 2010

[9]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10]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1]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12]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13]海藻糖对冷冻干燥的LAMP反应体系的保护效果. 李美霞,张庆利,刘利平,黄倢,谢国驷. 2012

[14]虾肝肠胞虫(EHP)现场快速高灵敏度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研究. 李英瑕,徐婷婷,刘爽,万晓媛,张庆利. 2022

[15]国内养殖容量研究综述. 贾磊,宋文平. 2010

[16]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的建立. 徐竹青. 2005

[17]青岛市场养殖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宁劲松,尚德荣,赵艳芳,王军,谭志军,翟毓秀. 2010

[18]贝类中诺如病毒SYBR Green I实时定量RT-PCR检测方法研究. 苏来金,周德庆,马丽萍,曹慧慧. 2009

[19]贝类食源性传染病病原及其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斌,陈碧鹃,方建光,张继红,蒋增杰,贾永超. 2009

[20]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