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防治灰飞虱高效活性化合物和杀虫单剂及复配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宝生 1 ; 王利华 1 ; 郭慧芳 1 ; 钟万芳 1 ; 方继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烟碱类化合物;灰飞虱;毒力;复配;共毒系数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1282-12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2种新型烟碱类活性化合物和4种杀虫单剂对灰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并对其中3种杀虫单剂的复配增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化合物中,活性化合物SXSN001对灰飞虱的毒力最高,其他化合物按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噻虫嗪>SXSS001>吡虫啉>毒死蜱>吡蚜酮。将毒死蜱分别与吡蚜酮和噻虫嗪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发现二者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毒死蜱与吡蚜酮配比为9:20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校正毒力比为1.28,共毒系数为238.77;毒死蜱与噻虫嗪配比为16: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校正毒力比为1.74,共毒系数为201.12。

  • 相关文献

[1]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2]杀虫剂对褐飞虱和灰飞虱的毒力差异及机制研究. 许小龙,徐德进,顾中言,徐广春. 2012

[3]五种常用杀虫剂对灰飞虱繁殖力的影响.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石伟山. 2008

[4]稻田用杀虫剂对灰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 顾中言,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 2014

[5]TBHQ对阿维菌素光解的影响及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 徐广春,顾中言,徐德进,许小龙,范鹏. 2010

[6]杀虫剂混合使用的增效作用评判分析. 顾中言,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2009

[7]增效磷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比值研究. 王强,韩丽娟,顾中言,许小龙,黄祥麟. 1996

[8]分析增效系数和共毒系数的异同及探讨杀菌剂混用联合作用的评判. 顾中言,陈志谊,刘邮洲. 2016

[9]杀虫剂混剂研制与开发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商榷. 刘贤进,顾本康,韩丽娟. 1995

[10]增效剂SV_1对农药混剂的增效作用研究. 王强,韩丽娟,黄祥林,顾中言,许小龙. 1996

[11]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联合作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 顾中言,陈明亮,许小龙,徐德进,徐广春. 2010

[1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四唑虫酰胺复配对草地贪夜蛾的联合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陈澄宇,张学峰,赵云霞,唐艺婷,张凯,付佑胜. 2024

[13]毒死蜱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配的增效作用. 陆长婴,吴彤东,刘凤军,沈明星,姚月明. 2008

[14]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活性与田间防效(英文). 吉沐祥,刘吉祥,王建华,彭燕琼,李国平. 2017

[15]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刘吉祥,吉沐祥,芮东明,杨勇,陈宏州,杨敬辉. 2017

[16]新型生物农药鼠李糖脂及其复配剂对甘蓝蚜虫的防治效果. 孙星星,王凯,李红阳,高波,顾慧玲,张俊喜,周加春,朱富强. 2016

[17]植物源农药丁子香酚与苦参碱及其混配对葡萄灰霉病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杨勇,王建华,吉沐祥,吴祥,陈宏州,李国平. 2016

[18]氯啶菌酯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病害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 潘以楼,朱桂梅,郭建,肖婷. 2011

[19]小麦赤霉病复配诱抗剂的初步筛选. 杨文飞,贾艳艳,顾大路,杜小凤,吴传万,钱新民,王伟中. 2018

[20]叶菌唑与肟菌酯及其复配对葡萄炭疽病菌及白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及田间防效. 吉沐祥,邬劫,王晓琳,黄洁雪,朱建飞,饶斌.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