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秸秆还田下不同追氮量对麦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生态网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靳海洋 1 ; 闫雅倩 1 ; 张德奇 1 ; 杨程 1 ; 岳俊芹 1 ; 李向东 1 ; 邵运辉 1 ; 方保停 1 ; 王汉芳 1 ; 秦峰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中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河南省小麦产量-品质协同提升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秸秆还田;氮肥;冬小麦;土壤;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1085-109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秸秆还田和肥料施用是农田土壤养分输入的主要来源,秸秆还田条件下配合适宜的化肥施用量能够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为作物生产提供必要的营养.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追氮量对麦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从土壤生态功能角度评估冬小麦氮肥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在秸秆全量还田基施氮肥150 kg·hm-2基础上,多年定位设置5个追氮量(0、37.5、75、112.5和150 kg·hm-2)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冬小麦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多样性、结构和生态网络,探讨驱动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结果表明,和不追施氮肥和低追氮量处理相比,高追氮量处理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无机氮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不追施氮肥处理相比,追氮量37.5~15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度(P<0.05),而追施氮肥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真菌群落Heip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追氮量150 kg·hm-2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Sobs、Heip和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追氮量0~75 kg·hm-2处理(P<0.05).主成分分析和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追氮量处理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追氮量的增加,土壤真菌群落生态网络边数和平均邻节数呈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追氮量37.5 kg·hm-2处理的网络复杂度最高;和追氮量0~75 kg·hm-2处理相比,追氮量112.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生态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降低了网络密度.随着追氮量的增加,土壤腐生营养型真菌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土壤真菌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值、全磷、无机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不同追氮量处理下麦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综上所述,在秸秆还田基施氮肥的基础上,小麦拔节期追施氮肥可改变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物种组成,进而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生态网络和功能,高追氮量导致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生态网络复杂度和网络密度降低.

  • 相关文献

[1]玉米秸秆还田量对砂姜黑土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刘高远,和爱玲,杜君,杨占平,潘秀燕,许纪东,郑念,张玉亭. 2022

[2]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 赵鹏,陈阜,李莉. 2010

[3]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郝永会,靳海洋,闫雅倩,李向东,郑飞,岳俊芹,张德奇,方保停,杨程,程红建,李春喜. 2024

[4]不同生态条件下品种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美微,谢旭东,王晨阳,马耕,卢红芳,周国勤,谢迎新,马冬云. 2016

[5]腐殖酸与氮肥配施对豫北潮土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闫军营,孙笑梅,程传凯,张水清,袁天佑. 2020

[6]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水分利用对保水剂与氮肥的响应. 杨永辉,武继承,吴普特,黄占斌,何方,杨先明. 2012

[7]氮肥减量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郑春风,任伟,车军,杨攀,徐福新,吴政卿. 2019

[8]基于多源数据的县域冬小麦氮肥调控管理分区. 王备战,王来刚,温暖,任瑞萍,郑涛,杨武德. 2012

[9]保水剂用量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李宗军,李学军,何方,侯占领,杨先明. 2013

[10]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1]铅冶炼污染石灰性土壤上冬小麦间作伴矿景天的探讨. 卢一富,李真理,阮心玲,李会勇,张红毅,田会阳,李立平. 2015

[12]耕作方式对豫南雨养区土壤微环境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张德奇,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杨程,秦峰,马富举,时艳华,陈远凯,程红建. 2016

[1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潮土冬小麦农田基础地力演变分析. 贡付飞,查燕,武雪萍,黄绍敏,徐明岗,张会民,刘海龙,姜志伟,王小彬,蔡典雄. 2013

[14]新乡市砂土养分特征研究. Yao Jian,姚健,杨稚娟,Gong Guang-yan. 2012

[15]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松涛,王汉民,曹雯梅,马丽,房卫平. 2006

[16]深耕与秸秆还田对不同质地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郭海斌,冀保毅,王巧锋,赵亚丽,穆心愿. 2014

[17]花生栽培措施消减土壤紧实胁迫危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学武,柳开楼,邹晓霞,司贤宗,郑永美,丁红,吴正锋,沈浦,王才斌. 2020

[18]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土壤酶活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孟庆阳,王永华,靳海洋,晁岳恩,段剑钊,郭天财. 2016

[19]秸秆还田及不同比例控失尿素对华北平原小麦产量及潮土性质影响. 张水清,涂昊泽,岳克,黄绍敏,张博,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岳艳军. 2024

[20]秸秆还田配合施钾对土壤钾的盈亏影响. 孙克刚,杨占平,王英,吕爱英,李冬花.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