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灰斑病发生趋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志勇 1 ; 梅丽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发病率;病情指数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8 年 05 期

页码: 77-79

摘要: 对玉米灰斑病在黑龙江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调查的玉米品种中未发现对灰斑病免疫的品种;三个年度绝大多数品种的发病率都是100%,无年度差异;三年间病情指数大多数集中在10%~30%,属轻度发生,年度间差异不明显。

  • 相关文献

[1]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2016

[2]长春和哈尔滨地区李子红点病发生危害调查. 陈井生,苗雨瞳,张鹏,刘大伟. 2018

[3]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关系初步研究. 张匀华. 2000

[4]环境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影响.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肖佳雷,刘迎雪,宫秀杰. 2010

[5]土壤温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及雌穗症状的影响. 梅丽艳,李志勇. 2017

[6]盐碱地玉米青枯病的发病规律研究. 徐磊,谭福忠,郑巍,师臣,崔洪秋,侯丽,卞景阳. 2017

[7]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 张武,项鹏,吴俊彦,李宝华,李艳杰,张习文. 2018

[8]2017-2019年黑河地区大豆菌核病发生与分布情况调查. 张武,项鹏,杨树,李宝华,李艳杰,吴俊彦,张习文. 2020

[9]大豆根腐主要病原菌毒素致病作用的初步研究. 马立功,张匀华,季宏平,孟庆林,石凤梅,刘佳. 2010

[10]平菇菌株对褐斑病抗性的初步评价. 盛春鸽,王延锋,史磊,潘春磊,王金贺,刘姿彤,张鹏,于海洋,董雪梅. 2017

[11]不同药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田间效果试验. 汝甲荣,明立伟,王怀鹏,李志新,张金鹏,赵雪,刘卫平,李长辉,刘玲玲. 2023

[12]大豆种质资源对尖镰孢菌根腐病的抗性鉴定及生理分析. 张婵娟,廖胜泉,宋欢,赵雪,韩英鹏,刘琦,李文滨,武小霞. 2017

[13]不同生物制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及生理机制的研究. 王士强,洪音,王伟利,赵海红,张兴梅. 2008

[14]不同栽培密度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 顾鑫. 2015

[15]利用新型土壤颗粒剂防控马铃薯疮痂病. 时新瑞,范书华,邵广忠,王艳,解国庆,赵云彤,董清山. 2015

[16]24个抗瘟基因与哈尔滨市稻瘟病菌互作分析.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张丽艳,邓凌韦,王永力,王英,肖佳雷,任洋,宫秀杰. 2016

[17]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与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顾鑫. 2014

[18]绿豆细菌性病害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郑旭. 2015

[19]大豆抗尖镰孢根腐病种质资源鉴定. 赵雅楠,曲雪,扎比热,孙玲玲,周润南,王洋,任洪雷.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