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番茄果胶裂解酶基因SlPL参与调控裂果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仲钊江 1 ; 吴震 1 ; 周蓉 1 ; 朱为民 2 ; 杨学东 2 ; 于筱薇 1 ; 徐艳 1 ; 高扬杨 1 ; 蒋芳玲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番茄;裂果;SlPL;功能验证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95-3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裂果率差异极显著的番茄为材料,分析了SlPL(Solyc03g111690)基因的表达差异,进一步利用基因遗传转化对其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SlPL在易裂番茄‘NT189’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耐裂番茄‘NT91’;在番茄果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根、茎、叶、花等器官,且在果实转色期和红熟期表达量较高;通过灌水处理和ABA处理诱导果实开裂,发现在相同处理时期,易裂果材料果实中SlPL表达量总体显著高于耐裂果材料。通过遗传转化获得SlPL过表达(OEPL)和敲除(pl)的株系,与野生型相比,OEPL更易裂果,且果实硬度显著降低,pl果实硬度升高。OEPL果实中原果胶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pl果实中原果胶和总果胶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OEPL果实中果胶裂解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pl果实中果胶裂解酶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基因表达分析发现,OEPL果实中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SlPG2、SlPME2.1、SlCel2、SlGH9C5和乙烯合成途径相关基因SlACS4、SlACO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pl果实中则相反。pl果实中乙烯响应因子SlERF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果皮显微结构观察发现,与野生型相比,OEPL表皮层细胞和薄壁细胞排列稀疏,而pl果皮细胞排列更为紧密。

  • 相关文献

[1]微生物多糖合成关键基因挖掘的研究进展. 任鄄宝,邹根,张赫男,龚明,吴迪,张忠,杨焱. 2021

[2]油桃‘沪油018’不同冠层部位结果情况的调查与相关性分析. 王涛,陈伟立,叶正文,杜纪红,陈丹霞,黄雪燕. 2012

[3]番茄刺皮瘿螨(Aculops lycopersici)为害对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糖含量的影响. 吴娟,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李琳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许翔,杨益众,王冬生,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 2005

[4]有机液肥在有机无土栽培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史吉平,黄丹枫,董永华,姚永康. 2002

[5]连栋大棚多层覆盖下的温光条件及对番茄果实发育的影响. 朱为民,朱龙英,杨志杰,徐悌惟. 2002

[6]番茄RAPD技术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 杨少军,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朱为民,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杨晓锋,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王霞,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薛林宝. 2006

[7]外源一氧化氮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吴雪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朱月林,朱为民,陈建林. 2006

[8]番茄刺皮瘿螨研究进展. 王梅玉,王冬生. 2007

[9]遮荫处理对温室4种蔬菜生长及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 丁小涛,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 2009

[10]航天诱变种番茄和辣椒在现代温室中的表现. 裴孝伯,顾晓君,陈春宏,向帮银,郁盛,李世诚. 2004

[11]番茄种质资源分类和品种鉴定研究进展. 张永平,朱为民,崔辉梅. 2006

[12]全国部分番茄品种品质分析. 刘娜,朱为民,岳冬,王伟,朱龙英,张辉,田守波,万延慧. 2015

[13]ACC氧化酶和ACC合成酶反义RNA融合基因导入番茄和乙烯合成的抑制. 熊爱生 ,姚泉洪 ,李贤 ,范惠琴 ,彭日荷. 2003

[14]育苗方式对番茄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丁小涛,郝婷,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 2014

[15]异源表达番茄LeMPK3基因提高烟草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于力,阎君,张一鸣,刘士辉,张辉. 2015

[16]LED株间补光对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丁小涛,姜玉萍,王虹,周强,何立中,余纪柱. 2016

[17]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离子吸收及分布的影响. 万延慧,陈火英,陈宝初,吴雪霞,朱为民. 2009

[18]番茄抗斑萎病毒(TSWV)育种进展. 张辉,田守波,朱龙英,万延慧,刘娜,杨学东,朱为民. 2016

[19]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症状多样性与分子鉴定. 田守波,张辉,于力,朱龙英,黑银秀,陈亚丽,朱为民. 2012

[20]栽培环境对番茄部分数量性状DUS测试结果的影响. 黄志城,顾晓君,陈海荣,李寿国,褚云霞,顾可飞.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