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盛占武 1 ; 马蔚红 1 ; 高锦合 1 ; 李敬阳 1 ; 韩丽娜 1 ; 金志强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关键词: 巴西蕉;花蕾;化学组成;营养评价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0 年 31 卷 09 期

页码: 263-2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我国主裁品种巴西蕉为研究对象,为充分利用香蕉花的药理活性和香蕉花蕾植物资源,分析香蕉花蕾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与功能性物质。结果表明:香蕉花蕾3个部位的营养成分和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P<0.05);香蕉花和生长点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较低的水分含量,花中总膳食纤维的含量最高(5.74g/100g);3个部位均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其中以钾含量最高,达42.07~57.13mg/kg;氨基酸组成分析得出3部位均含有18种氨基酸且组成比例相似,以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居多,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得出亮氨酸为限制性氨基酸;脂肪酸分析中,以生长点的脂肪酸总量为最高(0.47g/100g),不饱和脂肪酸达到总脂肪酸的70.2%;化学成分分析中,生长点中总皂苷含量最高(14.77mg/100g),花中总黄酮含量最高(5.9mg/100g)。香蕉花营养价值较高,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 相关文献

[1]巴西蕉花蕾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盛占武,唐艳平,陈昱洁,张伟敏,马蔚红,金志强. 2010

[2]巴贝多香蕉在海南试种初报. 许桂莺,陈业渊,谢子四,罗石荣,魏守兴. 2007

[3]海南省禾本科饲用植物资源及其营养评价. 刘国道,罗丽娟,白昌军,王东劲,郑学勤. 2007

[4]巴西蕉果指主要形态参数定量模型研究. 刘永霞,连子豪,王丽霞,王安邦,殷晓敏,曹宏鑫,吴斌,何应对. 2021

[5]巴西蕉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型研究. 何应对,鞠俊杰,唐粉玲,臧小平,周兆禧,王必尊,曹红鑫. 2015

[6]巴西蕉假茎对2种香蕉象甲的诱捕效果分析. 李科明,许桂莺,彭正强. 2015

[7]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cat1基因敲除与表型分析. 王小琳,李春强,杨景豪,李文彬,孙建波,彭明. 2017

[8]巴西蕉产量与果实形态特征的相关分析. 刘永霞,鞠俊杰,何应对,周兆禧,曹红鑫,王必尊,李昌鹏. 2015

[9]球囊霉属3种AM真菌对香蕉枯萎病的影响. 梁昌聪,刘磊,郭立佳,杨腊英,王国芬,张建华,黄俊生. 2015

[10]钙对盐胁迫下巴西蕉细胞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滕梦鑫,徐亚,于佳玄,乔飞,李敬阳,李新国. 2022

[11]巴西蕉多酚氧化酶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杨昭,何春兰,黄佳佳,黄国平,李芬芳,袁德保. 2016

[12]巴西蕉高效间接器官发生再生体系研究. 黄通谋,赵辉,彭明,王旭,曾会才. 2010

[13]海南17a宿根巴西蕉园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土壤pH周年变化特征分析. 郭素霞,程志号,孙佩光,孙长君,郭刚,吴琼. 2021

[14]巴西蕉果肉类黄酮生物合成特点及其关键酶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孙秀秀,高鹏钊,张静,徐碧玉,金志强,刘菊华. 2018

[15]基于生物量的香蕉叶片主要几何属性研究. 刘永霞,何应对,连子豪,王丽霞,殷晓敏,王必尊,曹宏鑫. 2021

[16]巴西蕉和粉蕉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其含量变化特征. 孙佩光,吴琼,苗红霞,李玖慧,徐碧玉. 2016

[17]外源甜菜碱对渗透胁迫下巴西蕉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唐露,朱博为,乔飞,李新国. 2023

[18]茉莉酸甲酯(MeJA)对巴西蕉采后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李敏,高兆银,邹冬梅,袁宏球,赵德庆,苏子寒,李春霞,冯信平,胡美姣. 2018

[19]巴西蕉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张锡炎,许林兵,李宝荣,黄秉智,甘东泉,杨护,张向平,陈焕雄,吴元立,周登博. 2014

[20]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程世敏,赵明,张欣,谢子四,苏祖祥,马源,谢艺贤,黄丽娜,魏守兴.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