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志远 1 ; 李圣法 1 ; 徐献明 2 ; 张翼 1 ; 黎雨轩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大黄鱼;耳石;日轮;次生核;生长率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2 年 19 卷 05 期
页码: 863-8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人工培育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的生长发育与矢耳石形态及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大黄鱼矢耳石上的轮纹是每日形成的,第1日轮在孵化后第2天形成,与其初次摄食相对应。(2)大黄鱼卵黄囊期和前弯曲期仔鱼的耳石形态为圆形,进入弯曲期耳石长轴迅速伸长,在后弯曲期耳石形态变为椭圆形。进入稚鱼期,矢耳石开始形成次生核。随后次生核数量逐渐增加,在孵化后47~78 d的个体中,次生核数量稳定在5~7个,耳石近似盾形。(3)根据耳石日轮宽度推算的大黄鱼稚鱼在其仔鱼期生长率(b)与第1个次生核的形成时间(tsp1)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生长较快的个体形成次生核的时间较早,进入稚鱼期所需的时间更短。以上结论表明,大黄鱼矢耳石可以反演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的生长发育特征。
- 相关文献
[1]三门湾和吕四近岸小黄鱼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比较. 黎雨轩,汤建华,徐献明,许津,刘志远,徐浩,程家骅. 2013
[2]大麻哈鱼胚胎耳石的茜素红标记及其效果评价. 王臣,刘伟,王继隆,战培荣. 2014
[3]利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棘头梅童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2
[4]草鱼仔鱼三类耳石锶标记特征及日轮形成时间验证. 朱亚华,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4
[5]大麻哈鱼胚胎耳石微结构及其群体环境标记. 刘伟,战培荣,王继隆,唐富江. 2013
[6]头足类耳石信息分析的研究进展. 杨林林,程家骅. 2009
[7]东海条石鲷仔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关系. 王菲,程家骅,罗海忠. 2010
[8]鱼类耳石研究和应用进展. 廖锐,区又君. 2008
[9]渤海当年生小黄鱼矢耳石微结构特征. 张廷廷,王玉堃,袁威,金显仕,陈超,孙耀. 2020
[10]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锶元素富积的影响. 张翼,黎雨轩,徐献明,黄佳华,高银生,徐浩,程家骅. 2013
[11]大黄鱼耳石锶标志技术.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李圣法,程家骅. 2015
[12]盐度对大黄鱼成活、生长和耳石金属元素的影响. 黄伟卿,阮少江,张艺,吉成龙,林培华,姚建平,刘家富. 2018
[13]4种石首鱼耳石形态特征的比较.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李刘冬,勾效伟. 2012
[14]富锶水体处理对大黄鱼耳石和肌体中锶含量的影响. 张辉,姜亚洲,袁兴伟,张翼,蒋宏雷,焦海峰,程家骅,李圣法. 2019
[15]环境因子对大黄鱼耳石钡元素富积的影响. 黎雨轩,徐浩,张翼,张辉,徐献明,李圣法. 2014
[16]南海北部陆架水域多齿蛇鲻与花斑蛇鲻的年龄与生长. 江艳娥,许友伟,范江涛,孙铭帅,杨玉滔,张魁,张俊,黄梓荣,林昭进,陈作志. 2019
[17]三峡水库太湖新银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的研究. 杨青瑞,刘建虎,吴强,王珂,朱邦科. 2007
[18]采用耳石日轮研究珠江口黄唇鱼幼鱼的产卵期及生长. 区又君,廖锐,李加儿,勾效伟. 2014
[19]海洋浮游细菌生长率和被摄食的研究综述. 张武昌,赵丽,陈雪,赵苑,董逸,李海波,肖天. 2016
[20]南极半岛邻近海域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的数量组成和分布. 左涛,陈丹,赵宪勇,吴强,李显森.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夏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研究
作者:高阳;张翼;张辉;刘尊雷;李圣法;程家骅
关键词:小黄鱼幼鱼;广义可加模型;环境因子;黄海南部
-
变废为宝、"医"食无忧之海鞘篇
作者:田晓清;樊成奇;陆亚男;李圣法
关键词:
-
黄海南部近岸水域棘头梅童鱼仔稚鱼的分布和漂移趋势
作者:邹明汐;陈渊戈;宋小晶;李圣法;钟俊生
关键词:棘头梅童鱼;仔稚鱼;丰度;分布;漂移趋势;黄海南部
-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东海和黄海南部近海小黄鱼幼鱼的空间连通性研究
作者:王鹏凯;李圣法;刘尊雷;金艳;姜亚洲;张辉;张翼
关键词:小黄鱼;幼鱼;耳石微化学;空间连通性
-
基于耳石微化学特征甄别黑鲷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翼;张辉;姜亚洲;凌建忠;刘尊雷;李圣法
关键词:黑鲷;耳石;钡;微化学标志;元素分析
-
东海区电脉冲与桁杆虾拖网渔获比较研究
作者:李惠玉;张翼;戴阳;刘尊雷
关键词:东海;电捕;桁杆拖虾;渔获组成;渔获率
-
南黄海和东海中南部小黄鱼种群形态分化
作者:薛艳会;刘尊雷;李圣法;吴磊;卢占晖;程家骅
关键词:小黄鱼;生殖群体;形态差异;框架法;主成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