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莹 1 ; 李传国 2 ; 陈国荣 1 ; 王家生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
2.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稻;天优103;特征特性;制种技术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9 年 07 期
页码: 24+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介绍了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天优103的特征特性,从准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田间高产群体结构、适时赶粉、去杂保纯等方面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 相关文献
[1]中迟熟杂交稻组合五丰优2168高产制种技术. 李曙光,李传国,梁世胡,吴玉坤,肖华伟,顾海永,张其文. 2011
[2]弱感光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广泰优6355的选育. 吴海,柳武革,李越,王丰,高顺利,李金华,王水俊,窦梓源,李镭,张志荣. 2024
[3]优质杂交稻丰优428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骆房增,孙莹,骆韵芳. 2005
[4]杂交稻新组合博优7160的选育. 李新昌,江奕君,黄淑珍,张家来. 2012
[5]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培杂双七的选育与应用. 王丰,彭惠普,廖亦龙,李曙光,伍应运,黄德娟. 2000
[6]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天优199的选育与利用. 李曙光,梁世胡,顾海永,吴玉坤,陈国荣,张其文,陈志远,李传国. 2011
[7]杂交稻晚籼组合天丰优355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李曙光,李传国,吴玉坤,钟世锋,钟汝国,莫有威,梁世胡,顾海永,张其文. 2010
[8]源自杂交稻组合“天优998”稻瘟病菌小种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杨健源,陈玉托,陈深,杨维新,陈喜劳,曾列先,朱小源. 2009
[9]杂交水稻育种成就与展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杂交水稻研究50年回顾. 王丰. 2020
[10]晚籼杂交稻LAI、SPAD和LTR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朱满山,马晓智,霍兴. 2023
[11]广东省国标优质杂交稻育种进展. 程永盛,廖耀平,陈钊明,何秀英,陈粤汉. 2008
[12]华南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品质性状特点及基因分析. 熊亮,曹华盛,王福军,顾海永,李曙光,何高,梁世胡,罗文永. 2024
[13]中熟杂交稻新组合优优998的选育. 黄慧君,符福鸿,李传国,梁世胡,黄德娟. 2003
[14]杂交稻与常规稻的技术性状及其经济效益比较-基于南方稻区11个品种的实地调查. 万忠,方伟,周少川,段东霞,杨震宇. 2015
[15]杂交稻新组合天优4118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蔡文,缪干军,刘志华,陈国荣. 2007
[16]弱感光型杂交稻吉丰优3550抽穗期性状QTL分析. 李彦婷,李金华,柳武革,付崇允,廖亦龙. 2016
[17]杂交稻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王丰. 2005
[18]优质抗病恢复系广恢998的选育及其组合的推广应用. 廖亦龙,王丰,符福鸿,柳武革,李金华,朱满山,黄慧君,刘迪林,付崇允. 2018
[19]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优优122. 柳武革,黄德娟,符福鸿. 2000
[20]广东普通野生稻雄性不育性的利用研究. 刘雪贞,潘大建,吴惟瑞,黄巧云,范芝兰.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适宜华南稻区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技术
作者:王福军;李曙光;梁世胡;顾海永;黄凯;罗文永;曹华盛;熊亮;陈国荣;何高
关键词:杂交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温敏型;选育技术
-
4个籼稻品种苗期耐热性评价及分子机理分析
作者:叶婵娟;陈可;周新桥;陈达刚;郭洁;刘娟;曹哲;刘传光;陈友订;陈国荣
关键词:水稻品种;耐热性;苗期;重测序;分子机理;基因组变异
-
早熟籼型杂交水稻五优3号及栽培制种技术
作者:王福军;周高新;梁世胡;顾海永;罗文永;陈国荣;曹华盛;何高;李曙光
关键词:杂交水稻;五优3号;直播;选育
-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泰优305的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王福军;张喜娇;李曙光;梁世胡;曹华盛;罗文永;顾海永;熊亮;陈国荣;何高
关键词:杂交水稻;泰优305;优质;制种技术
-
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贵A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顾海永;王福军;陈国荣;梁世胡;李传国;李曙光;罗文永;曹华盛;何高
关键词: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贵A;优质;选育
-
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广8优864的选育
作者:王福军;黄愉光;梁世胡;巫志坚;顾海永;叶菊华;罗文永;陈国荣;李曙光
关键词:杂交水稻;广8优864;丝苗型;选育
-
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305
作者:王福军;梁世胡;吴武章;江滔;顾海永;罗文永;曹华盛;陈国荣;李传国;何高;李曙光
关键词:杂交水稻;广8优305;优质;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