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4个籼稻品种苗期耐热性评价及分子机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叶婵娟 1 ; 陈可 1 ; 周新桥 1 ; 陈达刚 1 ; 郭洁 1 ; 刘娟 1 ; 曹哲 2 ; 刘传光 1 ; 陈友订 1 ; 陈国荣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实验室(部省共建)/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

2.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稻品种;耐热性;苗期;重测序;分子机理;基因组变异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906-9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4种不同籼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差异,为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水稻基因组重测序、表型鉴定结合转录水平分析综合评价华南地区高产常规水稻品种‘南秀美占’、杂交稻恢复系‘R5518’及香稻品种‘九里香’和‘南晶香占’的苗期耐热性。【结果】‘南晶香占’苗期耐热性相对较弱,‘R5518’耐热性中等,‘九里香’和‘南秀美占’表现出苗期耐热性强于另外2个品种;通过比较水稻抗热相关基因在这4个品种的单倍型、荧光定量数据与表型数据,发现‘九里香’在OsTT1表现出较多的变异,而其他水稻耐热QTLs上,4个品种单倍型较为一致,可能OsTT1贡献了‘九里香’部分耐热性;表达模式上,OsHSF7、OsHSP71.1和OsHTS1基因表达趋势与水稻耐热性评价比较一致,表明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该研究中的4个籼稻品种耐热性调控。【结论】由于一些耐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基因移码、剪切转录本出错,造成基因失活,导致不同籼稻品种的苗期耐热性差异。该项研究结果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全基因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 相关文献

[1]基于重测序的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全基因组InDel标记开发. 洪晓如,吴智明,陈汉才,黎庭耀,沈卓,张艳. 2021

[2]水稻广谱抗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苏菁,陈深,朱小源. 2020

[3]水稻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韩明珍,王静,赵均良,周玲艳,马雅美. 2024

[4]甘蔗基因组多倍化研究进展. 王俊刚,赵婷婷,杨本鹏,王文治,蔡文伟,冯翠莲,曾军,熊国如,张树珍. 2017

[5]茄子耐热性苗期鉴定的研究. 孙保娟,李植良,黎振兴,孙光闻. 2006

[6]华南超高产水稻苗期耐冷性分析. ZHOU Xin-qiao,周新桥,CHEN Da-gang,陈达刚,LI Li-jun. 2011

[7]中草药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王刚. 2004

[8]南方低甲烷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筛选与评价. 黄农荣,梁开明,钟旭华,潘俊峰,刘彦卓,彭碧琳,傅友强,胡香玉,田卡,孔清霓. 2018

[9]水稻品种(组合)对稻黑孢霉菌的抗性评价. 冯爱卿,黄显良,江先芽,陈深,伍尚信,黄日亮,曾列先,朱小源. 2015

[10]优质稻新品种黄丰占的选育——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赖穗春,周少川,王志东,黄道强,李宏,卢德城,周德贵,李康活. 2013

[11]5种籼稻品种谷壳中游离态和结合态酚类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李青,张名位,张瑞芬,魏振承,邓媛元,唐小俊,张业辉,李武,马永轩. 2012

[12]水稻化感品种抑草效应研究. 卢德城,周少川,李宏,黄道强,王家生. 2004

[13]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不同品种水稻根际土壤酶活的变化. 李金娟,张雪霞,王平,高云,陈能场,冷小艳. 2013

[14]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对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宏,樊小林,周少川. 2006

[15]适宜于改良后酸性田和反酸性田的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李伯欣,徐培智,周柏权,黄旭,游奕来,甘道建. 2011

[16]广东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米质分析. 陈建伟,吴东辉,陈文丰,肖昕,李晓方. 2004

[17]广东不同时期水稻主栽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 唐志明,陈建酉,陆永法,周华成,莫雪娇,毛兴学,李晓方. 2013

[18]硒高/低累积型水稻富硒特征的比较研究. 钟松臻,张木,张宝军,程祥磊. 2017

[19]国际水稻研究所抗褐稻虱品种资源的抗性鉴定与抗性株系筛选. 张扬,肖汉祥,李燕芳,张振飞,廖永林. 2011

[20]优质稻新品种丰泰占的选育及其栽培要点——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应用实例. 赖穗春,黄道强,周少川,王志东,李宏,卢德城,周德贵,李康活.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