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文彤明 1 ; 刘迪 2 ;
作者机构: 1.海南省农业技术培训中心
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脱毒苗;新技术;高产;优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8 期
页码: 109-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发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真正可以产业化应用的甘薯脱毒苗培养新技术——不经过愈伤组织培养的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新方法。该技术缩短培养周期1/4~1/2,组培苗可扩繁30代无变异株,组培苗成本仅0.3元/株,生产用苗0.07~0.12元/株。将该技术生产的甘薯脱毒苗与对照(日本脱毒苗和供试品种未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品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法生产的甘薯脱毒苗商品果产量为22 578.8 kg/hm2,其中优等果占70%以上,优等果产量分别是日本脱毒苗和未脱毒苗的1.43倍和2.14倍,总产值分别比对照增加10 173元/hm2和24 396元/hm2。同时该种苗结薯呈纺锤形,薯块较长,大小均匀,皮色鲜亮,色泽均一,表皮光滑细腻,品相深受市场欢迎。淀粉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4.22%和51.91%,口感更粉,品质更优。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389在海南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邢福能,孟卫东,云勇,林朝上,岑新杰,王效宁. 2006
[2]热带果蔬保鲜新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夏兵,吉建邦,王海灿,康效宁,何艾,武嫱. 2009
[3]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博优225. 严小微,邢福能,林朝上,孟卫东,云勇,王效宁. 2008
[4]荔枝中熟优质新品种琼荔1号的选育. 胡福初,王家保,何凡,李焕苓,范鸿雁,陈业光,李向宏,王祥和. 2015
[5]优质香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琼香两优2号. 尹建英,郭国强,郭名奇. 2007
[6]海南本地优质甘薯'三角宁'的提纯复壮与高产栽培技术. 朱红林,王新华,韩义胜,王效宁,林延慧,徐靖. 2020
[7]海南本地甘薯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比较. 徐靖,朱红林. 2020
[8]一个新的甘薯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徐靖,朱家红,韩义胜,白翠云,朱红林. 2018
[9]海南省无公害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朱红林,王效宁,孟卫东,林尤珍,陈健晓. 2013
[10]甘薯查尔酮合成酶基因IbCHS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徐靖,朱家红,王效宁,韩义胜,唐力琼,朱红林. 2018
[11]甘薯IbGL3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徐靖,朱红林,朱家红,符策强,韩义胜,唐力琼,王敏芬,王新华,王效宁. 2018
[12]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韩剑,何凡,罗志文,周文静,范鸿雁,张文,林峰,何舒. 2011
[13]国审新品种鲜玉糯4号性状分析. 侯本军,林力,王敏芬,肖云,白翠云. 2017
[14]杂交稻新组合T优551在海南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邢福能,陈海雄. 2011
[15]优质高产杂交稻博优225在海南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严小微,邢福能,唐清杰,王敏芬. 2013
[16]高产抗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439的选育及应用. 邢福能,符研,云勇,严小微,林朝上,孟卫东. 2010
[17]国审高产玉米新品种鲜玉糯5号特征特性分析. 侯本军,白翠云,林力,王敏芬,肖云. 2017
[18]无核黄皮在海南的高产栽培技术. 韩剑. 2009
[19]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865. 邢福能,严小微,云勇,林朝上,孟卫东. 2010
[20]脱毒番薯高产栽培技术. 白翠云,侯本军,王敏芬,林力,何仲椿,肖云,张晓东.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龙两优506
作者:王延春;夏志辉;刘建丰;刘迪;袁潜华;孟卫东;王传才;李润宝;唐文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龙两优506;选育
-
特种稻新品种中科黑糯1号的选育
作者:王延春;夏志辉;刘迪;孟卫东;翟文学;罗越华
关键词:水稻;中科黑糯1号;选育
-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白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表现
作者:刘迪;霍纳新;张立芳;贾继增
关键词:小麦;双二倍体;白粉病;抗性;农艺性状
-
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迪;兰进好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遗传变异;相关分析
-
海南澄迈福橙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作者:刘迪
关键词:福橙;产业;品牌
-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过程中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
作者:刘迪;霍纳新;张立芳;贾继增
关键词:双二倍体;小麦;遗传变异;AFLP
-
海南冷泉农业观光旅游开发策略分析
作者:刘迪
关键词: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开发;海南定安;久温塘火山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