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核盘菌诱导后向日葵防卫及激素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马立功 1 ; 张匀华 2 ; 孟庆林 2 ; 石凤梅 2 ; 刘佳 2 ; 李易初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向日葵;防卫基因;激素信号传导;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05-4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向日葵抗菌核病分子机制,在已构建的核盘菌诱导向日葵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基础上,筛选了8个向日葵防卫相关基因和水杨酸(SA)、茉莉酸(JA)及茉莉酸-乙烯(JA/ET)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控基因进行q RT-PCR诱导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当核盘菌侵染时,向日葵防御酶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的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在6h表达量分别为对照2~(5.02)、2~(2.34)和2~(6.25)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也上调表达,表达量在12h均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3.89)、2~(4.23)和2~(4.89)倍;β-1,3-葡聚糖酶(GLU)基因在0~6h下调表达,之后又迅速升高,24h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的23.66倍;几丁质酶(CHI)基因先是下调表达,12h后开始上调表达,36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的22.13倍。SA、JA及JA/ET信号途径中的调控基因与未经诱导的相比均有明显的转录水平变化,而且JA/ET途径"节"点基因PDF1.2和SA-JA"节"点基因NPR1、MPK4和EDS1也明显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核盘菌诱导激发了向日葵多种抗病信号传导途径及防御反应,暗示向日葵对核盘菌侵染响应的分子机制受到多基因网络系统的调控。

  • 相关文献

[1]向日葵查尔酮合酶HaCHS基因的克隆与逆境应答. 马立功,张匀华,孟庆林,石凤梅,刘佳,李易初,王志英. 2016

[2]木霉菌株M1M2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研究. WANG Chun,王春,WANG Qian,王芊. 2015

[3]钾肥作用与向日葵主要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MA Jun,马军,王文军,WANG Wen-jun. 2015

[4]感染菌核病不同向日葵品种防御酶活性变化研究. LIU Jia,刘佳,MENG Qing-lin,孟庆林. 2015

[5]向日葵逆境应答转录因子DREB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LIANG Chun-bo,梁春波,黄绪堂,HUANG Xu-tang. 2015

[6]黑龙江省大豆和向日葵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 石凤梅,孟庆林,马立功,刘佳,李易初,张匀华. 2013

[7]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龙葵杂4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黄绪堂,关洪江,姜贵轩. 2004

[8]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王静. 2013

[9]硼、钼、锌肥对向日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文军. 2017

[10]盐碱对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的影响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静. 2012

[11]黑龙江省甘南向日葵蜜蜂授粉试验研究. 王静,孙涛,高夫超,张艳杰,孙为民,赵鹤,吕云岭,陶靓. 2020

[12]向日葵抗F-列当小种分子标记筛选. 张明,黄绪堂,关洪江,王文军,马军,明月. 2021

[13]向日葵抗F-生理小种列当资源筛选. 张明. 2021

[14]向日葵黑斑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15]不同农业措施对向日葵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周园园,孟庆林,郭韶椿,李海燕. 2021

[16]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小核盘菌的菌丝亲和组类型及其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和交配型. 贾瑞芳,李敏,张键,云晓鹏,孟庆林,赵君. 2019

[17]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 王文军,黄绪堂,关洪江,吴立仁,马军,周菲,乔广军,范丽娟,王静. 2020

[18]向日葵油酸合成上游基因HaFAB2克隆与表达分析. 周菲. 2020

[19]龙葵杂10号向日葵染色体核型分析. 丁海燕,汪春林,武燕,任国领,翟祖欢,马军. 2019

[20]向日葵杂交种的亲本繁殖和制种. 郭永利.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