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质粒介导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理化特性与毒力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京泽 1 ; 于永翔 2 ; 刘定远 2 ; 王春元 2 ; 王印庚 2 ; 杨新月 2 ; 张正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毒力质粒;质粒消除;胞外酶活性;致病性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2831-28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 PDD)是一种可导致多种海洋生物患病的病原菌,比较基因组测序分析表明,具有高致病性的PDD菌株内携带大质粒pPDD1608,基因注释分析表明该质粒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和分泌系统相关基因,而对于其功能机制缺乏报道。【目的】以一株高致病性PDD为研究对象,通过诱导缺失突变获得质粒缺失菌株,比较分析野生菌株与质粒缺失株的表型与致病性相关特征差异,明确该质粒对PDD理化表型和致病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变温-SDS质粒去除方法,构建菌株PDD1608的质粒缺失株ΔpPDD1608;利用TSB固体培养基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菌株PDD1608与ΔpPDD1608的表观形态特征;通过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测定菌株PDD1608与ΔpPDD1608的生理生化表型;利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PDD1608与ΔpPDD1608的药物敏感性;使用指示培养基测定菌株PDD1608与ΔpPDD1608的体外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性;通过注射感染许氏平鲉测定菌株PDD1608与ΔpPDD1608的致病力。【结果】变温-SDS法可有效去除菌株PDD1608的大质粒,并基于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建立了特异位点PCR质粒去除效果检测方法;理化检测结果表明,质粒缺失株与野生株的药物敏感性与生理生化特性并无差异,但质粒缺失株的溶血性与磷脂酶活性显著降低;注射感染试验表明,野生株对许氏平鲉表现为高致病性,实验鱼在24h内全部死亡,而质粒缺失株对许氏平鲉致病性较低,24h死亡率仅为56.6%。【结论】通过对野生株与质粒缺失株溶血能力、磷脂酶活性及对许氏平鲉致病力的研究证实,毒力质粒pPDD1608是介导菌株PDD1608具有高致病力的重要元件。为后续深入分析该毒力质粒及染色质介导的PDD致病和毒力蛋白分泌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撑与理论基础。

  • 相关文献

[1]不同来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表型差异性分析. 施琳妮,于永翔,姜勇,张正,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 2019

[2]海水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王丽芳,于永翔,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李彬,秦蕾,张正. 2021

[3]高致病性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胞外产物的毒力特性分析. 李永杰,于永翔,王印庚,王春元,刘定远,张浩,张正. 2022

[4]5种主要海水养殖病原菌多重微流控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 徐媛媛,于永翔,王印庚,王春元,李永杰,刘定远,秦蕾,张正. 2023

[5]三种植物精油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抑菌效果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新月,王春元,于永翔,王印庚,李京泽,刘定远,张正. 2024

[6]精养池塘水中胞外酶动态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苟青,陶玲,李晓莉,宋超峰,彭亮,代梨梨,李谷. 2018

[7]牡蛎疱疹病毒对魁蚶的致病性. 汪清晨,白昌明,张天文,王崇明,邱兆星,黄健. 2016

[8]嗜冷黄杆菌及细菌性冷水病的研究进展. 柴静茹,王荻,卢彤岩,曹永生,刘红柏,李绍戊. 2020

[9]拟穴青蟹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小龙,程长洪,邓益琴,马红玲,苏友禄,冯娟,郭志勋. 2020

[10]一株紫菜腐霉的鉴定及其对条斑紫菜的致病性. 李淑芬,莫照兰,孔凡娜,朱明,茅云翔. 2016

[11]9株鱼源鰤诺卡氏菌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比较. 罗愿,邓玉婷,赵飞,谭爱萍,张美超,姜兰. 2021

[12]异育银鲫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夏飞,梁利国,谢骏. 2012

[13]鱼源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分型及致病力. 刘小芳,任燕,张德锋,巩华,石存斌,常藕琴,潘厚军. 2021

[14]碳酸氢钠对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及其主要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陈江凤,王广军,郁二蒙. 2017

[15]养殖鲟鱼出血症病原鲁氏耶尔森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李绍戊,王荻,冯娟,卢彤岩. 2014

[16]肌肉注射感染嗜冷黄杆菌虹鳟的组织嗜性与动态分布. 柴静茹,王荻,陈福广,曹永生,卢彤岩,李绍戊. 2021

[17]两株草鱼源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主要表型特征及致病力比较. 任燕,高彩霞,曾伟伟,王庆,王英英,李莹莹,尹纪元,常藕琴,石存斌. 2019

[18]虹鳟源嗜冷黄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柴静茹,王荻,卢彤岩,曹永生,李绍戊. 2021

[19]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亲虾的感染及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 江世贵,何建国,吕玲,邓敏,江静波,王维部,陈怡飙,马之明. 2000

[20]尼罗罗非鱼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的分离鉴定及其病理学观察. 刘志刚,可小丽,卢迈新,高风英,曹建萌,朱华平,王淼.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