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温湿度与遥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卫国 1 ; 黄文江 1 ; 董莹莹 1 ; 陈华 1 ; 王晶晶 1 ; 单婕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关键词: 病害;评估;温度;冬小麦赤霉病;光谱信息;相对湿度;生长参数;江淮区域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7 年 23 期

页码: 203-210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晰江淮区域大田冬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征,建立冬小麦赤霉病遥感估测模型,该文分析了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与气候因素(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和日均空气相对湿度)、生长参数(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谱信息(NDVI、RVI和DVI)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尺度日均气温之间存在较好相关性,5日均气温与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7。与日均气温相类似,不同时间尺度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5日均空气相对湿度与赤霉病病情指数间的相关性最大,其相关性高于5日均气温。2)冬小麦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冬小麦群体密度大、郁闭程度高以及长势过旺是赤霉病易发的主要农学诱因。3)遥感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VI(ratio vegetation index)和DVI(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分别与冬小麦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之间有较好相关性,可以利用NDVI、RVI和DVI分别替换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参与建模。4)综合5日均气温、5日均空气相对湿度、NDVI、RVI和DVI 5个敏感因子,构建基于温湿度与遥感植被指数的冬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估测模型,模型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RMSE为5.3%,相对误差为9.54%。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估测模型可以实现对冬小麦始花期赤霉病的有效估测,该研究可为江淮区域冬小麦生产中防病减灾的信息获取提供方法参考。

  • 相关文献

[1]苏州中国花卉植物园温湿效应及其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田婷,蒋华伟,靖晶,张青. 2020

[2]自然通风猪舍高压喷雾降温系统的降温效率. 周忠凯,李辉,秦竹,孙倩,顾洪如,夏礼如,余刚. 2018

[3]不同类型猪舍夏季温热环境观测分析. 王学敏,任守文,李碧侠,冯国兴. 2011

[4]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李卫国,陈华,金正婷,张琤琤,葛广秀,嵇福建. 2018

[5]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李卫国,陈华,金正婷,张琤琤,葛广秀,嵇福建. 2018

[6]冬小麦生物量卫星遥感估测研究. 庄东英,李卫国,武立权. 2013

[7]江淮区域农田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王曼丽,李卫国,熊世为,邓汗青. 2019

[8]盐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罗梦森,扶定,郭军,周璇,平海波. 2011

[9]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效益评估. 商中水,顾双平,孙明法,陈琥,陆耘,周汝芹. 2006

[10]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的制定与评估. 孙华伟,张小飞. 2019

[11]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孙玲,朱泽生,,刘羽,张继林. 2004

[12]区域棉稻轮作周期的遥感估算和统计分析方法. 孙玲,朱泽生. 2009

[13]小麦植物新品种权的价值评估研究. 骆飞,徐海斌. 2024

[14]灌浆结实期不同温度对水稻结实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陈留根,盛婧,陶红娟. 2007

[15]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凌邹,江石. 2003

[16]草莓健康育苗技术方案. 吉沐祥,吉俄文,王建华. 2017

[17]红掌病虫害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李桂祥,王玮玮,仲秀娟,赵苏海. 2010

[18]不同药剂对百合重茬病害的药效试验.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刘兴满,徐艳. 2009

[19]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亚柏. 2019

[20]直播稻田病虫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赵桂东,付佑胜,陈太虎,李茹.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