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骞 1 ; 王兵 1 ; 周怀平 1 ; 王晓军 1 ; 解文艳 1 ; 杨振兴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空间自相关性;回归克里格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20 年 03 期

页码: 766-7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碳、氮、磷是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和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态因子,其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动态平衡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分析土壤碳、氮、磷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性和影响机制,对区域土壤养分管理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位于黄土高原东缘的三眼井小流域,利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以及土壤碳氮磷的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性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层土壤SOC、TN和TP的平均值分别为3.97、0.83和0.6 g·kg-1,C∶N、C∶P、N∶P的平均值分别为4.73、6.02、1.26,均属于中等变异水平。(2)土地利用类型和地貌类型对研究区土壤SOC、TN具有显著影响,林地和荒草地高于梯田和退耕地,梁上高于沟谷; TP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的显著影响,梯田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C∶N、C∶P和N∶P的影响较为一致,表现为梯田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 C∶N还受到坡度和地貌类型的显著影响,C∶P和N∶P还分别受到坡度和海拔的显著影响。(3)采用回归克里格法得到的预测图更能体现环境要素的作用,空间预测精度较高,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针对土壤碳、氮、磷生态计量特征的空间分布格局,采取不同的有机旱作、平衡施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并进行合理的空间配置,有助于改善研究区土壤碳、氮、磷的平衡状况。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褐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赵瑞芬,陈明昌,张强,刘平,程滨,杨治平. 2003

[2]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王莉,张强,牛西午,杨治平,张建杰. 2007

[3]柠条人工林对晋西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牛西午,张强,杨治平,程滨,史清亮,刘平,李磊. 2003

[4]高粱生长及其土壤环境对不同培肥措施的响应. 董二伟,王成,丁玉川,王劲松,武爱莲,王立革,焦晓燕. 2017

[5]玉米秸秆覆盖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的影响(简报). 阎世江,张京社,刘洁,张继宁. 2018

[6]连作对土壤及谷子产量的影响. 卢成达,李阳,孙迪,张丽娜. 2018

[7]山西省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养分和叶片营养的调查研究. 白牡丹,郝国伟,张晓伟,杨盛,郭黄萍. 2019

[8]晋西北不同土地管理方式对土壤碳氮、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刘爽,王雅,刘兵兵,刘海龙,刘勇. 2019

[9]运城市苹果主产区丰产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袁嘉玮,张健,薛琴琴,张鹏飞,张战备,王玉香,段国琪,杨印斌,梁哲军. 2019

[10]万荣县苹果园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董鹏,袁嘉玮,潘琪. 2020

[11]晋中盆地典型耕地厚度、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乔磊,黄明镜,张吴平,王国芳,任健. 2020

[12]山西曲沃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 孙晓姝,王立革,郭珺,王劲松,武爱莲,董二伟,焦晓燕. 2019

[13]北京昌平苹果园土壤养分、pH与果实矿质营养的多元分析. 张强,魏钦平,刘旭东,刘惠平,蒋瑞山. 2011

[14]太原市煤粉尘降落量监测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宏樟,张强. 2008

[15]山西永济耕地土壤类型与土壤养分监测. 陈阳,褚清河,董联春,吴俊兰. 1993

[16]秸秆覆盖对梨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秀萍,张勇强,童兆平,杨家洪,童德中. 2002

[17]孝义市不同种植方式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高晓霞,杜慧平,赵瑞芬. 2015

[18]山西省粮、菜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与合理施肥. 乔本梅,程季珍,边志勇. 2009

[19]间作豆类作物对大樱桃生长和土壤特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牛宇,薄晓峰,秦作霞,蒙秋霞. 2019

[20]旱作农田不同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赵瑞芬,程滨,张强,张一弓.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