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3个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佳佳 1 ; 白俊杰 1 ; 李胜杰 1 ; 马冬梅 1 ; 姜鹏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热带亚热带鱼类选育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大口黑鲈;配合饲料;选育群体;微卫星;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9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57-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检测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3个选育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变化,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驯食配合饲料大口黑鲈选育基础群体(Sp0)和第二、三和四代选育群体(Sp2、Sp3和Sp4)共240尾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个微卫星位点共获得44个等位基因。Sp0、Sp2、Sp3和Sp4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4895、0.4802、0.4579和0.4206,平均期望杂合度(H_e)分别为0.4615、0.4454、0.4621和0.391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791、0.3659、0.3764和0.3257。4个群体间的配对比较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在0.01612~0.16162之间、遗传距离(D_a)在0.0249~0.1434之间。遗传变异来源(AMOVA)分析显示,只有8.38%的变异来自于群体间,其余遗传变异均来自于个体间。研究表明,经连续多代选育之后,易驯食配合饲料的快长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具有中度遗传多样性,具备选育潜力,可继续进行选育。

  • 相关文献

[1]大口黑鲈选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李镕,白俊杰,李胜杰,卢建峰,李小慧,刘楚吾. 2010

[2]华南鲤选育群体不同世代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马冬梅,苏换换,朱华平,黄樟翰. 2018

[3]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微卫星DNA标记筛选. 樊佳佳,白俊杰,李小慧,何小平,何小燕,李胜杰,叶星,吴立新. 2009

[4]大口黑鲈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成飞,谢汶峰,胡婕,董浚键,田园园,吴灶和,叶星. 2019

[5]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群体和“优鲈1号”群体及其正反杂交子代的遗传和生长性能比较. 周家辉,李胜杰,姜鹏,孙雪,韩林强,白俊杰. 2020

[6]大口黑鲈选育群体幼鱼转食配合饲料的驯食研究. 赵荦,李胜杰,白俊杰,梁健辉,韩林强,梁旭方. 2019

[7]中国对虾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2006

[8]鲤易捕性状选育群体不同世代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9]投喂冰鱼下杂鱼和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养殖水质的影响.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谢一荣,王海英. 2009

[10]配合饲料、冰鲜杂鱼对大口黑鲈生长和LP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朱择敏,马冬梅,白俊杰,樊佳佳,廖国礼,梁旭方. 2014

[11]大口黑鲈投喂两种不同饲料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王海英,胡朝莹,郁二蒙. 2009

[12]两种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关胜军. 2006

[13]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及消化酶研究进展. Ou Hongxia,欧红霞. 2018

[14]中国明对虾快速生长选育群体的RAPD分析. 何玉英,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2005

[15]中国明对虾第一代和第六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何玉英,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2004

[16]大口黑鲈微卫星多重PCR体系及3个群体的遗传分析. 傅建军,龚雅婷,朱文彬,强俊,张林兵,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2023

[17]中国养殖大口黑鲈的亚种分类地位探讨. 樊佳佳,白俊杰,叶星,李胜杰,何小燕. 2009

[18]大口黑鲈北方亚种和佛罗里达亚种的同工酶分析. 张大莉,杨蔷,郝君,刘斌,李胜杰,董仕. 2012

[19]大口黑鲈EST-SNP标记开发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李胜杰,白俊杰,赵荦,朱冰,朱新平. 2018

[20]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原种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苏胜彦,张林兵,李海洋,郜灿,贺鑫晋,田灿,李建林,王美垚,唐永凯.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