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新品种郑红23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育峰 1 ; 李君霞 1 ; 代小冬 1 ; 杨晓平 1 ; 王春义 1 ; 杨国红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薯;新品种;郑红23号;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5 年 44 卷 09 期

页码: 2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郑红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7年以世中1号为母本、徐薯18号作父本,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食用与淀粉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在河南省甘薯区试中,其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32 799.75 kg/hm2、9 437.25 kg/hm2和6 081.00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薯22增产10.57%、12.13%、11.11%。该品种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中抗黑斑病,抗旱、耐瘠、耐贮藏,稳产性和适应性好,食味较好。

  • 相关文献

[1]甘薯郑红23号高效脱毒技术探讨. 胡琳琳,王雁楠,卞倩倩,尹雨萌,陈金金,杨晓平,杨育峰. 2022

[2]小麦新品种太学27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邓旭先,张丹,王运星,黄彦宗. 2023

[3]高产、抗病、鲜食型甘薯新品种郑薯21的选育. 杨国红. 2010

[4]果园套种甘薯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 王自力,秦家范,李小艳,韩聚东,刘忠玲,杨育峰,潘晓东,彭绍峰,陈璐. 2022

[5]烤烟新品种豫烟7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李雪君,孙焕,段旺军,丁燕芳,孙计平,李彦平,马浩波. 2011

[6]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9的选育. 李文旭,徐福新,时夏,刘聪聪,吴政卿,杨会民,张笑晴,倪雪峰,朱高纪,雷振生. 2024

[7]厚皮甜瓜新品种瑞雪6号的特征特性与设施栽培技术. 杨帆,常高正,李晓慧,徐小利,赵卫星,梁慎. 2012

[8]国审大豆郑921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孙义喜,王树峰,李延军,马建臻,孟祥禄,谷城. 2005

[9]优质弱筋高产小麦新品种郑丰5号的选育. 吴政卿,雷振生,何盛莲,赵献林,杨攀,何宁,王美芳,凡军洲. 2009

[10]优质高产多抗小麦品种郑麦58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曹廷杰,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杨剑,张玉娥. 2020

[11]楸树新品种金楸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董晓宇,王利民,娄长城,郭明. 2021

[12]新型玉米杂交种九和玉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许兰杰,袁科曼,聂占胜,梁慧珍. 2020

[13]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双油8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 2009

[14]玉米新品种郑单23号选育研究及栽培技术.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郭金生. 2007

[15]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 2009

[16]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杂双5号的选育.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曹金华. 2011

[17]甘蓝型杂交油菜杂双1号的选育及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 2009

[18]旱稻新品种郑旱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生轩,尹海庆,王越涛,王大用. 2014

[19]优质多抗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杂双4号的选育. 朱家成,张书芬,文雁成,王建平,赵磊,王军亮. 2009

[20]工业用甘薯的加工利用及其产业化对策. 肖利贞,杨国红,康志河,王裕欣.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