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永振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硅藻;分布;赤潮;广东沿岸海域
期刊名称: 台湾海峡
ISSN: 1000-8160
年卷期: 2001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274-27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 1 990~ 1 991年在广东沿岸海域采集的 1 78份浮游植物样品的鉴定 ,并结合近几年来在广东沿海河口湾海域几次浮游植物采样的分析资料 ,报道了广东沿岸海域硅藻赤潮生物 47种 ,逐种列出了其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及在广东沿岸海域的分布情况 .
- 相关文献
[1]不同浓度微囊藻水华在曝气扰动下的光合作用. 王小冬,刘子秋,刘兴国,秦伯强,张玮,顾兆俊,刘晃. 2021
[2]春季桑沟湾硅藻群落结构对硅酸盐加富的响应研究. 张凯,姜娓娓,万东杰,高亚平,张义涛,蒋增杰. 2024
[3]安宁河中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马宝珊,徐滨,魏开金,朱祥云,徐进. 2020
[4]硅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在养殖碳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李瑞环,蒋增杰,姜娓娓,蔺凡,高亚平,杜美荣. 2024
[5]非抑制电导检测离子色谱法测定硅藻培养液中硅酸根. 李月,刘晃. 2012
[6]Nualgi营养素、硅藻藻种对池塘水质和浮游植物的短期效应研究. 毛梦哲,李晓莉,陶玲,高毛林,李谷. 2016
[7]基于海洋硅藻的生物燃油生产. 王兆凯. 2008
[8]不同浓度蓝藻水华在好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 王小冬,刘兴国,陆诗敏,秦伯强,刘翀,曾宪磊,顾兆俊. 2019
[9]富营养化对靖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王英哲,胡海燕,朱琳,王钦涛,崔正国,曲克明,魏玉秋. 2024
[10]芽孢杆菌制剂对虾池浮游藻类的影响研究. 张汉华,李卓佳,郭志勋,贾晓平. 2002
[11]曝气扰动下弱光照促进蓝藻水华向硅藻优势演替. 田亿,王小冬,车轩,潘恒丰,王洪,刘兴国. 2024
[12]硅藻营养素及硅藻藻种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毛梦哲. 2015
[13]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徐兆礼,陈亚瞿. 2003
[14]养殖海域赤潮发生、生物防治和生态系统管理. 杨宇峰,范春雷,李纯厚,贾晓平. (Mis
[15]基于卫星遥感的赤潮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伍玉梅,王芮,程田飞,唐峰华,张胜茂. 2019
[16]2017年春、夏季黄海35°N共发的绿潮、金潮和赤潮. 孔凡洲,姜鹏,魏传杰,张清春,李继业,刘一霆,于仁成,颜天,周名江. 2018
[17]危害水产养殖的一种赤潮品种的预报. 曹立业. 1996
[18]椒江口海域浮游植物与富营养化的关系. 孙鲁峰,徐兆礼,邢小丽,康伟. 2012
[19]大鹏湾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的生态与赤潮. 陈玮. 1993
[20]珠江口球形棕囊藻(Phaeocysis globosa)赤潮后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王超,李新辉,赖子尼,方珍,吴茜,胡锡永,庞世勋.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遥感的吕宋岛西北部海域灯光渔船空间分布及其与海洋涡的关系
作者:黄微;李永振;于杰;陈国宝
关键词:夜间灯光遥感;灯光渔业;海洋涡;吕宋岛西北部海域
-
夜光遥感技术在灯光渔业上的应用
作者:黄微;于杰;李永振;陈国宝
关键词:夜光遥感;灯光渔业;渔船
-
南海短尾大眼鲷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及种群判别分析
作者:熊丹;李敏;李永振;李玉芳;张魁
关键词:种群判别;短尾大眼鲷;细胞色素b;南海
-
南沙渔业发展策略探讨
作者:艾红;章丽萍;潘兴蕾;张鹏;陈国宝;李永振
关键词:渔业;发展策略;珊瑚礁;西南陆架渔场;南沙海域
-
南海主要上升流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作者:王新星;于杰;李永振;陈国宝;黄妙芬
关键词:
-
南海中西部渔场上升流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于杰;王新星;李永振;陈国宝
关键词:南海中西部渔场;上升流;风场;海表温度
-
南海短尾大眼鲷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作者:熊丹;李敏;陈作志;李永振;李玉芳;黄梓荣
关键词:种群判别;遗传结构;线粒体控制区;短尾大眼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