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轮虫在生态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沙婧婧 1 ; 戴媛媛 1 ; 潘玉龙 1 ; 李娟 1 ; 徐兆东 1 ; 张继民 1 ;

作者机构: 1.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渤海研究中心

关键词: 轮虫;生态毒理学;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56-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轮虫是浮游动物中的重要类群,因具有生活周期短、对毒物的敏感性高、有两性生殖方式、易培养和实用性强等优势特征,已被用作生态毒理学实验中重要的模式生物,颇有研究前景。本文简介了轮虫作为受试生物的特点及其生活史,并从实验方法、污染物种类、测试指标等角度对近几十年来轮虫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现状、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作了概述,主要包括轮虫在常规毒性评价中的应用: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对其行为的影响效应;综述了几类典型环境污染物,例如重金属、UV辐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农药化合物的胁迫对轮虫的毒性效应,特别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热点及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应用轮虫生态毒理学进行环境污染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多溴联苯醚对鲫鱼肝脏组织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的影响. 吴伟,聂凤琴,瞿建宏,胡庚东. 2009

[2]离体条件下十溴联苯醚暴露对鲫鱼肝脏线粒体的氧化损伤. 聂凤琴,瞿建宏,杨光,吴伟. 2008

[3]重金属锌胁迫下鲫鱼不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动态变化. 周彦锋,尤洋,吴伟,杨光,陈家长. 2009

[4]不同饵料培养的轮虫对假睛东方Tui仔鱼脂肪酸的影响. 龚小玲,段晓英. 1999

[5]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6]添加外源益生菌对大菱鲆育苗生物饵料菌群结构的影响. 于永翔,姜燕,张正,王印庚,景亚运,廖梅杰,薛良义. 2017

[7]越冬池与非越冬池培育夏花鱼种效果的对比. 李池陶,王超,张睦. 2002

[8]长江口轮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王金秋,袁骐,陈亚瞿. 1999

[9]活饵料中n-3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黑鲷仔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刘镜恪,雷霁霖. 1998

[10]不同饵料培养的轮虫对假睛东方鲀仔鱼脂肪酸的影响. 龚小玲,苏锦祥,段晓英,姜秀凤. 1999

[11]富春江轮虫群落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郭爱环,原居林,张爱菊,郝雅宾,刘金殿,顾志敏. 2019

[12]轮虫休眠卵研究进展. 闫冬春,董双林,黄倢. 2005

[13]淡水鱼仔鱼开口摄食及其饵料的研究进展. 杨西伟,徐钢春,徐跑. 2017

[14]拟穴青蟹池塘育苗生物饵料的初步研究. 齐计兵,乔振国,顾孝连,马凌波,沈昂绿. 2015

[15]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周勇,马绍赛,曲克明,陈聚法,徐勇. 2009

[16]制浆造纸废水对不同水生动物的毒性效应. 沈新强,晁敏,沈盎绿,王云龙. 2007

[17]金霉素及其异构体降解产物对斜生栅藻的毒性效应研究. 张迪,厉圆,沈忱思,肖冬雪,柳建设,赵凤,熊明瑜. 2019

[18]人工纳米颗粒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进展. 丁怡丹,黄翠玲,朱琳,冯娟,夏斌,赵信国,孙雪梅,陈碧鹃,曲克明. 2020

[19]三氯异氰尿酸对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毒性及其抗氧化酶影响. 聂湘平,王翔,李凯彬,吴淑勤. 2008

[20]3种多环芳烃对条纹锯鮨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的毒性效应. 孔祥迪,刘莉,李炎璐,于欢欢,陈超.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