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冯超红 1 ; 刘文文 2 ; 杨琳琳 1 ; 王光华 1 ; 任应党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华北南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病毒病;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带毒率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0 年 49 卷 007 期
页码: 87-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RBSDD)和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RSD)是河南沿黄稻区重要的病毒病,均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毒所致.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与不同水稻品种病毒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连续5 a在开封市杜良镇调查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并对生产上常用水稻品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6年灰飞虱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有效接种虫量最多(194.84万、171.11万头/hm2),2017年和2015年次之,2018年最少.2014—2018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为普遍,且2014年和2016年发生较严重,其中淮稻5号的发病率分别为50.6% 和70.8%,均表现为高感;镇稻88发病率分别为30.6%和29.3%,表现为感病和中感.2015年、2017年RBSDD发病较轻,2018年发病最轻.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则一直保持零星发生趋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除了在不同品种上表现出差异外,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介体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决定的有效接种虫量是影响水稻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相关文献
[1]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分析——以河南开封为例. 鲁传涛,王锡锋. 2016
[2]沿黄稻区水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评价. 任应党,李莉,王锡锋,刘红彦,鲁传涛,周广和. 2009
[3]沿黄稻区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张德胜,杨浩放,张振臣,秦艳红,乔奇,田雨婷. 2010
[4]河南省沿黄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进展. 鲁传涛,李莉,任应党,王锡锋. 2011
[5]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寄主调查及其在麦田的种群动态研究. 鲁传涛,刘红彦,林克剑,侯茂林. 2009
[6]高巧与顶苗新处理水稻种子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及其控虫效果初探. 夏明聪,任应党,马晓静,冯超红,李丽霞,姜军,秦亚芳. 2015
[7]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控制玉米粗缩病研究. 刘爱芝,韩松,梁九进. 2009
[8]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动态研究. 任应党,林克剑,侯茂林,鲁传涛. 2010
[9]河南省灰飞虱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分析. 蔡玉彪,窦涛,高富涛,尹新明,刘向阳,任应党. 2022
[10]水稻集中育秧田灰飞虱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张德胜,乔奇,秦艳红,田雨婷,张振臣. 2010
[11]稻田灰飞虱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结构初步分析. 林克剑,任应党,侯茂林,鲁传涛,刘红彦,黄兴奇. 2011
[12]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概述. 赵志杰,韩小花,铁双贵. 2013
[13]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的时空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任应党,林克剑,侯茂林,鲁传涛,刘红彦,黄兴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腥掷孢酵母17wy1的分离、鉴定及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初探
作者:王俊美;李亚红;徐飞;杨共强;冯超红;李好海;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腥掷孢酵母;分类鉴定;诱导抗病性;防治效果
-
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李亚红;刘露露;韩自行;石瑞杰;万鑫茹;徐飞;宋玉立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苯醚甲环唑;根际微生物;镰孢属;共现网络
-
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防治菜豆灰霉病田间药效评价
作者:邵欣欣;张建;李波;闫振领;王光华;杨琳琳
关键词:
-
球毛壳菌促生防病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冯超红;李丽娟;张姣姣;王俊美;宋玉立;李好海;徐飞
关键词:球毛壳菌;生防机制;应用潜能;发酵工艺;基因工程;生防效果
-
我国小麦新病害茎基褐腐病发生危害及病原学
作者:石瑞杰;徐飞;宋玉立;李前进;刘露露;范志业;李亚红;韩自行;张姣姣;冯超红;王俊美;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茎基褐腐病;Microdochium majus;M. nivale;鉴定;致病力
-
河南省灰飞虱田间种群对12种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分析
作者:蔡玉彪;窦涛;高富涛;尹新明;刘向阳;任应党
关键词:灰飞虱;田间种群;杀虫剂;噻嗪酮;抗药性;抗性监测
-
利用分子探针法研究稻田蜘蛛集团对褐飞虱的捕食作用
作者:王雪芹;王光华;蒋月丽;武予清;祝增荣;程家安
关键词:蜘蛛;褐飞虱;捕食作用;荧光定量PCR;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