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萝卜与芜菁异源三倍体杂种的获得及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娄丽娜 1 ; 刘哲 2 ; 许园园 2 ; 苏小俊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萝卜;芜菁;属间杂交;异源三倍体杂种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881-8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萝卜和芜菁属间杂交的亲和性,以及为开展萝卜和芜菁远缘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以7份不同类型的萝卜材料为母本,6份不同类型的芜菁材料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人工授粉过程中采用100 mg/L甘氨酸(Gly)、60 mg/L赤霉素(GA3)和5%氯化钠(NaCl)溶液涂抹柱头的方法,促进受精及子房和胚的发育,以涂抹清水为对照,然后用组织培养方法对杂种种子进行无菌苗培养。通过调查授粉后7 d、14 d及21 d的杂交结荚率及7~21 d的结荚率差值,分析萝卜和芜菁属间杂交的亲和性;然后通过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确定杂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授粉后7 d,结荚率较高,随着授粉后时间的推移,结荚率迅速减少。不同杂交组合以及不同处理,对结荚率和结籽率的影响不同,组合R5×W4的结荚率保持最好,且结荚率最高;Gly处理对结荚率的保持效果较好,GA3处理获得种子的组合数量最多且结籽率最高。7个杂交组合获得74粒种子,出苗4株,经鉴定,在组合R9×W9上使用Gly处理,获得1株异源三倍体的属间杂种苗(3n=28),杂种高度不育,未获得萝卜和芜菁的双单倍体杂种后代。

  • 相关文献

[1]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影响. 高琦,李加恒,韩昊廷,刘梓蘅,张佳慧,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9

[2]芜菁叶片中硫代葡萄糖苷的主要构成及含量. 王辉,武剑,徐东辉,孙日飞,苏小俊,王晓武. 2012

[3]夏季耐热萝卜的筛选试验. 祖艳侠,梅燚,郭军,顾闽峰,吴永成,郑佳秋. 2012

[4]淮安地方特色蔬菜紫芽青萝卜生产技术规程. 赵建锋,罗德旭,张朝阳,王林闯,仲秀娟,王玮玮,孙玉东. 2015

[5]萝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研究. 梅燚,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王薇薇,郭军. 2015

[6]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 王玮,吴传万,王欣,赵建锋,汪国莲,孙玉东. 2019

[7]萝卜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RsFMO_(GS-OXs)的预测及分析. 王辉,郭军,梅燚,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 2014

[8]萝卜采后生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徐为民,郑安俭,严少华,吴海虹,诸永志. 2007

[9]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萝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梅燚,祖艳侠,王薇薇,吴永成,郑佳秋,葛兆建,郭军. 2017

[10]盐胁迫对不同萝卜品种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梅燚,祖艳侠,顾闽峰,吴永成,郑佳秋,郭军. 2013

[11]萝卜花序轴再生体系的建立. 娄丽娜,戴澈,刘根新,乔俊楠,季延娣,苏小俊. 2017

[12]萝卜新品种比较试验. 黄新,冯路路. 2022

[13]萝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配合力分析及杂种优势差异性比较研究. 苏小俊,袁希汉,卢成苗,高军,徐海. 2008

[14]我国腌制萝卜的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辉,王成,苏小俊. 2012

[15]萝卜与芸薹属物种间的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娄丽娜,刘哲,苏小俊. 2015

[16]萝卜耐抽薹性研究进展. 张彦玉,娄丽娜,苏小俊. 2014

[17]腌制萝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娄丽娜,王辉,王成,苏小俊. 2013

[18]萝卜抽薹相关SRAP分子标记筛选与分析. 刘哲,许园园,苏小俊. 2016

[19]不同设施环境对壁蜂辅助萝卜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刘哲,沈峰,郑佳秋,王燕,罗小波,祖艳侠,吴永成,王薇薇,张丽娜,冯汝超,梅燚. 2023

[20]萝卜抗芜菁花叶病毒的研究现状. 刘根新,戴澈,许园园,苏小俊.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