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饵料对日本乌贼幼体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跃斌 1 ; 孙忠 1 ; 王伟定 1 ; 陆建学 2 ;

作者机构: 1.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日本乌贼;饵料;生长;成活率

期刊名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8-830X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335-339

摘要: 对日本乌贼初孵幼体(胴长3.28±0.5 mm)投喂不同组合的开口的饵料(丰年虫、桡足类和蒙古裸腹溞);对不同规格(胴长9.7±0.3 mm和30.1±0.5 mm)日本乌贼幼体投喂不同饵料(糠虾、冰鲜小鲳鱼、配合饲料)进行饲养试验,以成活率、增重率、胴长等为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日本乌贼初孵幼体成活率最高的开口饵料是蒙古裸腹溞+桡足类组(60.5%),依次为裸腹溞组、裸腹溞+丰年虫组、桡足类+丰年虫组、成活率分别为33.0%、26.5%、23.5%、而丰年虫组的成活率最低,14 d内全部死亡。蒙古裸腹溞+桡足类组的增重率最高(233.0%),依次为裸腹溞+丰年虫组(213.5%)、裸腹溞组(200.0%)、桡足类+丰年虫组(191.5%);而增长率最高的是蒙古裸腹溞+桡足类组(77.1%)依次为裸腹溞组(63.4%)、裸腹溞+丰年虫组(60.3%)、桡足类+丰年虫组(46.6%)。不同饵料组的乌贼幼体成活率均不同,糠虾组的乌贼幼体成活率最高,其次为小鲳鱼肉组,最低的为配合饲料组。各饵料组中,大规格乌贼幼体的成活率均高于小规格幼体而增重率和平均旬生长却均低于小规格幼体。增重率和平均旬生长最大的是小鲳鱼肉组,最低的是配合饲料组。由试验结果可知,蒙古裸腹溞和桡足类混合饵料是比较理想的日本乌贼初孵幼体开口饵料;胴长约为1 cm的日本乌贼,较为适宜的饵料是糠虾;当乌贼幼体胴长超过3 cm时,可逐渐添加冰鲜鱼肉进行过渡,以便同时兼顾存活率和生长效果。

  • 相关文献

[1]不同饵料对香鱼育苗生长成活的影响. 施兆鸿,姚永明,黄聪年. 2000

[2]单细胞藻类饲养青蛤稚贝的研究. 于业绍,周琳,陆平,黄则平. 1998

[3]水温和饵料对宝石鲈稚、幼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赵建,陈昆慈,朱新平,谢刚,郑光明. 2011

[4]不同温度、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鲌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李池陶,徐伟,尹家胜,曹项臣. 2004

[5]饵料与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早期生长的影响. 张佳康,马学艳,闻海波,邹军,徐跑,华丹,顾若波. 2017

[6]不同饵料条件下玉筋鱼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的比较. 刘勇,孙耀,唐启升. 2005

[7]4种饵料对玉足海参幼体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严俊贤,赵旺,于刚,温为庚,张钰伟,黄星美,邓正华,董义超. 2023

[8]水丝蚓及人工饲料对草金鱼生长和体色的影响. 宋立民,姜巨峰,赵建,徐林通,王宇,马林. 2024

[9]不同饵料对卤虫高密度养成的影响. 杨小静. 2006

[10]不同温度、饵料对兴凯湖翘嘴鱼白仔鱼摄食和生长的影响. 李池陶,徐伟,尹家胜,曹顶臣. 2004

[11]饵料、温度对唇鲳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徐伟,李池陶,曹顶臣. 2007

[12]不同饵料对黑鲍幼鲍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张汉华,李敏,朱长波,吴进锋,陈利雄. 2007

[13]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薛素燕,方建光,毛玉泽,邹健,张继红,张嫒. 2007

[14]饵料、温度对唇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徐伟,李池陶,曹顶臣. 2007

[15]不同饵料对方格星虫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李俊伟,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陈素文,张文文. 2016

[16]饵料、底质与养殖密度对紫黑翼蚌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 马学艳,徐良,闻海波,金武,徐跑,华丹,顾若波. 2019

[17]电子芯片标记植入对一龄虹鳟(Oncorhyncus mykiss)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谷伟,纪锋,户国,徐革锋,张永泉,王炳谦. 2010

[18]2种规格全雌牙鲆池塘养殖效果分析与评价. 孙朝徽,司飞,任建功,徐岩,刘霞,于清海,傅少华,徐晨曦. 2021

[19]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试验. 吴进锋,张汉华,梁超愉,陈利雄,陈健光. 2004

[20]微米纯氧气泡增氧技术养殖大菱鲆效果初探. 李玉全,张海艳,李健,李振东,姜令绪,王仁杰,王清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