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抗虫亲本的Bt基因类型鉴定与染色体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向阳 1 ; 赵亮 2 ; 狄佳春 2 ; 陈旭升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棉花与油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棉;抗虫棉;Bt基因;染色体定位;遗传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5 期

页码: 987-9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抗虫杂交棉苏杂6号抗虫亲本YL02-1的Bt抗虫基因类型,抗虫性状遗传方式以及Bt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置,首先利用特异引物对抗虫亲本YL02-1的Bt基因来源进行PCR鉴定,结果显示,其扩增条带符合国产Bt抗虫基因引物设计的特征片段长度456 bp。而后以抗虫亲本YL02-1与非抗虫海岛棉种质系海7124杂交配组获得F_1,F_1自交获得F_2分离群体。对F_2分离群体的分析结果显示,Bt抗虫基因符合3∶1理论分离比例。进一步利用F2中含有Bt和不含Bt基因的棉株DNA构建近等基因混合池,以覆盖棉花26对染色体的234对核心引物检测混合池,共获得38对SSR多态性引物。将获得的多态性引物检测F_2分离群体基因型,发现分子标记NAU2579与目的基因连锁。已知分子标记NAU2579位于棉花第20染色体,对该分子标记上、下50 cM之内的其他分子标记进行多态性筛选,共获得17个与Bt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目的基因位于分子标记Gh564和NAU3813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8 cM和12.2 cM。由此,将亲本YL02-1中的Bt抗虫基因定位于棉花第20染色体上。

  • 相关文献

[1]2个抗虫棉的外源Bt基因分子鉴定及其染色体定位. 周向阳,赵亮,狄佳春,陈旭升. 2019

[2]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的遗传连锁分析. 肖松华,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陈旭升,黄骏麒. 2002

[3]大豆ZF-HD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王长彪,易金鑫,徐照龙,何晓兰,朱虹润,马鸿翔. 2011

[4]陆地棉Bt抗虫基因类型鉴定与染色体定位. 安百伟,赵亮,狄佳春,陈旭升. 2016

[5]陆地棉杯状叶突变体基因的SSR分子标记定位. 陈旭升,赵龙飞,赵亮,狄佳春. 2021

[6]陆地棉高秆突变体的激素变化与Tp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陈旭升,狄佳春,周向阳,赵亮. 2017

[7]一个携有Bt基因的芽黄突变体初报. 张正敏,陈萍,李卫华,胡新燕,王阶祥,杨峰,冯营. 2009

[8]作物转Bt抗虫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严建民. 2000

[9]盐胁迫对Bt棉棉蕾杀虫蛋白表达的影响. 王永慧,陈建平,高进,张祥,陈源,陈德华. 2018

[10]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剑光,肖松华,狄佳春,陈旭升,许乃银,黄骏麒. 2003

[11]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肖松华,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3

[12]高品质抗虫棉花新种质的培育. 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马晓杰,柏立新. 2008

[13]江苏省第一个双价抗虫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陈旭升. 2005

[14]陆地棉抗虫与抗草甘膦基因的分子聚合及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陈旭升,赵亮,狄佳春. 2024

[15]加快抗虫棉推广应用的研究. 杨峰,王阶祥,李卫华,胡新燕,张正敏. 2005

[16]鲁RH-1特征特性及在盐城地区的引种. 赫明涛,王军,吴承东,张明,水玉林. 2004

[17]抗虫棉抗虫性表达检测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杨峰,李卫华,王阶祥,胡新燕,王进友,王书红,陈德华. 2006

[18]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19]苏北沿海棉区抗虫棉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研究. 王瑞明,林付根,陈永明,吉荣龙. 2002

[20]斜纹夜蛾对抗虫棉与非抗虫棉的危害差异研究. 狄佳春,许乃银,吴巧娟,陈旭升,肖松华,刘剑光,殷剑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