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胤霖 1 ; 曹彩云 2 ; 党红凯 2 ; 郑春莲 2 ; 马俊永 2 ; 张俊鹏 1 ; 李树宁 1 ;

作者机构: 1.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播期;灌浆特性;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ISSN: 1007-2284

年卷期: 2021 年 010 期

页码: 191-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河北低平原区玉米一熟种植模式下的适宜播期,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置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和6月20日共4个播期处理,研究了仅灌溉出苗水条件下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灌浆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吐丝期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随着播期推迟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6月5日处理最大,5月5日处理最小。授粉后30 d,6月5日、5月20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高,5月5日、6月20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较低。Logistic曲线能较好地实现玉米籽粒灌浆过程模拟,6月5日处理平均灌浆速率最大,最大灌浆速率和速增期持续时间较高,促使其百粒重最大,穗粒数较多,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间玉米耗水量差异不大,水分利用效率随播期延迟先增大后减小,6月5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河北低平原区玉米适期播种(6月5日)有利于植株生长、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 相关文献

[1]低平原区一季玉米种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对播期的响应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20

[2]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品种间比较. 岳海旺,陈淑萍,彭海成,宋聪敏,谢俊良,李洁,郭安强,魏建伟,卜俊周. 2016

[3]早熟玉米品种衡早10号灌浆速率特性研究. 岳海旺,陈淑萍,彭海成,宋聪敏,谢俊良,郭安强,吕德智,卜俊周. 2016

[4]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品种间比较研究(英文). 岳海旺,陈淑萍,彭海成,宋聪敏,谢俊良,魏建伟,李洁,郭安强,卜俊周. 2017

[5]倒伏对玉米籽粒灌浆进度及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张洪彬. 2010

[6]播期对冀西山区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 冯伟,杨军芳,周晓芬,杜晓东. 2012

[7]密度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7

[8]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衡单6272穗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岳海旺,陈淑萍,卜俊周,谢俊良,彭海成. 2013

[9]不同种植制度与土下微膜覆盖的小麦玉米水分利用效果. 杜雄,张永升,王磊,张立峰,崔彦宏,党红凯,李科江. 2018

[10]玉米杂交种衡单6272灌浆特性研究. 岳海旺,陈淑萍,卜俊周,吕德智,谢俊良,彭海成,赵林洪. 2013

[11]种植密度对冀中南地区不同夏玉米品种LAI和灌浆特性的影响. 岳海旺,卜俊周,魏建伟,陈淑萍,彭海成,谢俊良,李洁,郭安强. 2017

[12]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郭丽,张凤路,贾秀领,任会芳,董志强,张丽华,邢素丽. 2010

[13]8种叶面喷剂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曹彩云,李伟,党红凯,王雪征,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5

[14]粮棉轮作模式下深翻对冬小麦灌浆期旗叶衰老、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王燕,祁虹,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林永增,王树林. 2017

[15]玉米品种抗旱性分析及在雨养旱作中的应用. 杨国航,王卫红,宋慧欣,栗雨勤,齐华,王天宇,赵久然. 2009

[16]盐碱地油葵适宜播期试验研究. 张春芝,鲁雪林,王秀萍,张国新,刘雅辉,王婷婷. 2016

[17]夏谷播期与籽粒产量的回归分析. 刘环,刘恩魁,周新建,张德荣,刘永平,刘红霞,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18]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 吕丽华,董志强,曹洁璇,梁双波,贾秀领,张丽华,姚艳荣. 2013

[19]春谷播期与产量的最佳拟合曲线模型研究. 刘恩魁,刘红霞,张德荣,刘永平,刘环,侯升林,宋银芳,王新玉,周汉章. 2013

[20]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李晓爽,孟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