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云鹏 1 ; 杨建 1 ; 尹彩侠 1 ; 秦裕波 1 ; 李前 1 ; 于雷 1 ; 孔丽丽 1 ; 刘志权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春玉米;氮肥后移;氮素利用效率;土壤无机氮;产量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46-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后移对春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无机氮含量动态变化和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后移各处理两年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100%基肥处理,提高幅度分别为27.0%~51.8%和37.9%~69.4%,其中30%基肥+50%拔节肥+20%开花肥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与100%基肥处理相比,氮肥后移各处理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两年依次提高35.8%~49.6%、46.1%~92.2%、9.8%~19.5%、9.4%~24.8%和42.8%~64.2%、51.1%~83.0%、14.3%~22.9%、6.8%~11.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均以30%基肥+50%拔节肥+20%开花肥处理效果最佳。与100%基肥处理相比,氮肥后移各处理在提高玉米开花期至成熟期0~4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同时,降低玉米收获后41~10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

  • 相关文献

[1]滴灌施氮对东北春玉米物质生产、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李素琴. 2020

[2]氮肥对吉林春玉米产量、农学效率和氮养分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于雷,王立春,谢佳贵. 2016

[3]滴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李前,于雷. 2017

[4]覆膜滴灌条件下氮肥运筹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于雷,王立春,王蒙. 2018

[5]减氮增锌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尹彩侠,李前,孔丽丽,侯云鹏,秦裕波,王蒙,刘志全. 2020

[6]不同包膜类型控释氮肥减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蒋丽萍,李国芳,苗中琴,刘玉东,钱欣,张慧,高英波,齐世军,李宗新,刘开昌,刘树堂,薛艳芳. 2020

[7]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蒋丽萍,李国芳,苗中芹,钱欣,张慧,高英波,成浩,王慧敏,刘树堂,赵菁菁,崔振岭,李宗新,薛艳芳. 2021

[8]秸秆还田下寒地水稻实现高产高氮肥利用率的氮肥运筹模式. 孔丽丽,侯云鹏,尹彩侠,李前,张磊,赵胤凯,徐新朋. 2021

[9]控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王立春,张国辉,张玉欣,苏春辉. 2009

[10]灌浆期模拟粘虫危害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梁尧,姜晓莉,Lamine Diallo,李刚. 2015

[11]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的研究.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侯云鹏,杨贵莲,张国辉,于雷. 2008

[12]钾肥运筹对春玉米农学效应和钾素利用的研究. 李德忠,吕岩,朱明志,于双成,贾维东. 2013

[13]化控技术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孟祥盟,孙宁,边少锋,方向前,闫伟平. 2014

[14]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刘剑钊,袁静超,周康,梁尧,闫孝贡,张洪喜,任军,蔡红光. 2019

[15]综合农学管理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特征的影响. 袁静超,刘剑钊,梁尧,展文洁,张洪喜,曾子豪,蔡红光,任军. 2019

[16]追施不同种类稳定性尿素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洪喜,赵蔚,郝文雅,曹明慧,刘剑钊,刘松涛,袁静超. 2019

[17]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春玉米产量与肥料效率的差异. 杨建,侯云鹏,刘志全,尹彩侠,孔丽丽,李前. 2020

[18]品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宁,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于玮淇. 2020

[19]不同农艺运筹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展文洁,刘剑钊,梁尧,袁静超,张洪喜,刘松涛,蔡红光,任军. 2020

[20]施磷对东北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磷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张磊,都钧,孔丽丽,尹彩侠,赵胤凯,侯云鹏,李前,李素琴.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