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鱼类群落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刚 1 ; 洪巧巧 1 ; 张涛 1 ; 侯俊利 1 ; 智玉龙 1 ; 庄平 1 ; 章龙珍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口;群落结构;生态类群;季节变化;相似性分析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2 年 31 卷 05 期

页码: 1194-12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深入了解鱼类对潮间带水域的利用,2010年5月、8月、11月在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潮间带水域进行了插网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出现28种鱼类,隶属于10目16科,鲤形目种类最多,其次为鲈形目;群落优势种为中国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es)、鮻(Liza haematocheila)和窄体舌鳎(Cynoglossus gracilis);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鱼类群落可以分为河口定居鱼类、海洋偶见鱼类、降海洄游鱼类、溯河洄游鱼类、海洋洄游鱼类和淡水鱼类6种生态类群,其中河口定居鱼类和海洋洄游鱼类占据明显优势。对调查水域鱼类群落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秋季和春夏季差异显著,鮻、中国花鲈、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是对季节差异贡献最大的3种鱼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鱼类群落主要受到海洋洄游鱼类的影响,而秋季主要受到河口定居鱼类的影响,这2种鱼类的幼鱼在不同季节利用潮间带水域索饵肥育可能是造成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2]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结构的季节变化. 孙鹏飞,戴芳群,陈云龙,单秀娟,金显仕. 2015

[3]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生态类群组成及其季节变化. 王娇,张崇良,薛莹,任一平,王小林,徐宾铎. 2019

[4]滁河襄河口至马汊河段冬春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王银平,刘思磊,杨彦平,胡敏琦,刘燕,刘凯. 2021

[5]长江近口段近岸段鱼类群落多样性现状. 田佳丽,王银平,李佩杰,代培,刘思磊,胡敏琦,刘凯. 2021

[6]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杨杰青,欧阳珑玲,唐峰华,史赟荣,晁敏,王云龙. 2020

[7]长江口东滩湿地芦苇和海三棱藨草生境下的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的月变化. 张衡,陈渊戈,叶锦玉,靳少非,张胜茂,康伟,阮超,吴祖立. 2017

[8]长江口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王建锋,赵峰,宋超,杨刚,侯俊利,庄平. 2016

[9]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任庆强,线薇微,张岩,刘春龙,李文龙. 2018

[10]长江口东滩湿地东北水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和丰度的季节变化. 张衡,杨胜龙,张胜茂,康伟,吴祖立,全为民,阮超. 2016

[11]长江口东滩湿地不同盐沼植被样地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张衡,叶锦玉,张瑛瑛,康伟,彭建新,张建明. 2018

[12]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13]杭州湾滩涂湿地鱼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 2010

[14]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丁娜,周彦锋,宋江腾,蒋书伦,葛优,金贝,尤洋. 2015

[15]天津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张彭如雁,李德亮,戴媛媛,高燕,张晶伟. 2016

[16]铜围网大黄鱼养殖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周龙龙,平仙隐,李磊,沈盎绿. 2018

[17]山东宁津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王金宝,李新正,王洪法. 2017

[18]嬉子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周彦锋,王晨赫,刘凯,尤洋. 2017

[19]东海、黄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研究. 刘勇,李圣法,程家骅. 2006

[20]三峡库区汉丰湖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王敏,朱峰跃,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