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品种郑麦7698生育后期的光合性能及同化物运转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庆琛 1 ; 许为钢 1 ; 胡琳 1 ; 王会伟 1 ; 齐学礼 1 ; 李艳 1 ; 赵明忠 1 ; 裴冬丽 2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商丘师范学院植物与微生物互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光合性能;同化物运转;郑麦7698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362-3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麦品种郑麦7698的高产生理基础,于2011-2013年两个生长季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郑麦7698、矮抗58和周麦18三个品种生育后期的光合性能及同化物运转特性。结果表明,郑麦7698呈现下述特点:1光饱和速率达到27.1μmol·m-2·s-1,分别较矮抗58和周麦18高10.6%和13.9%;开花期、灌浆初期、灌浆后期的田间最大光合速率和日光合总量均较高,平均日光合总量为667 693μmol·m-2,分别较矮抗58和周麦18高19.8%和14.5%;灌浆初期、灌浆后期顶3叶含较多的Chl(a+b)和较高的Chla/b,具有较好的光能捕获与转化能力。2在灌浆后期13:00时,Fv/Fm、ФPSⅡ和qP降幅小,NPQ增幅大,蒸腾速率较大(3.4 mmol·m-2·s-1),叶温较低(36.7℃),具有较好的耐强光、耐高温特性。3花后同化物积累量为14.4g·10stem-1,分别较矮抗58和周麦18高15.7%和13.9%;花前积累的同化物在灌浆期的转运量为10.3g·10stem-1,分别较矮抗58和周麦18高19.8%和13.8%;灌浆速率高,最终籽粒重达到24.7g·10stem-1,分别较矮抗58和周麦18高17.6%和14.4%;收获指数达到0.524。较好的光能捕获与转化能力及耐强光、耐高温胁迫能力,较高的花后同化物积累量及花前同化物转运能力是郑麦7698的高产生理基础。郑麦7698可作为小麦品种产量潜力改良的重要亲本加以应用。

  • 相关文献

[1]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郑麦7698品质稳定性和高效节本生产技术研究. 张磊,齐学礼,张建周,王根松,郭瑞,赵明忠,李国领,胡琳. 2017

[2]灌浆期郑麦1860旗叶的光合速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析. 宋宇航,张孟寒,周瑞祥,陈新宜,华夏,齐学礼,汪月霞,李艳. 2023

[3]论作物高产的遗传基础及实现产量突破的技术与途径. 胡琳,许为钢,赵新西,董海滨,张磊. 2008

[4]郑麦7698加工品质及配粉特性研究. 昝香存,许为钢,王会伟,董海滨,赵明忠,张磊,胡琳,常莹莹. 2015

[5]超级小麦郑麦7698生长发育特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田伟,张慎举,郭振升,王绍中,皇甫自起,刘艳侠,崔保伟. 2011

[6]不同播量对郑麦7698群体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刘毓侠,田伟,刘艳侠. 2014

[7]郑麦7698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的探索与实践. 田伟,郭振升,张慎举,皇甫自起,王绍中,许为纲,胡琳. 2012

[8]高产小麦品种郑麦7698花后光合特性研究. 金立桥,胡琳,张子山,赵世杰,高辉远,齐学礼. 2019

[9]郑麦7698高产特性研究. 赵明忠,王会伟,董海滨,张建周,郭瑞,胡琳. 2016

[10]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 张建周,齐学礼,郭瑞,赵明忠,胡琳. 2016

[11]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栽培技术规程. 汪庆昌,张学斌,宋玉峰,岳俊芹. 2012

[12]干旱胁迫下郑麦7698的抗旱性能及光合特性分析. 秦娜,许为钢,齐学礼,赵明忠,张磊. 2018

[13]施锌和遮阴对花生叶片生理特性、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毛家伟,李亮,余琼,王亚宁,李国平,余辉. 2018

[14]授粉期高温胁迫对夏玉米植株形态、叶片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穆心愿,马智艳,卢良涛,吕姗姗,刘天学,胡秀丽,李树岩,蒋寒涛,范艳萍,赵霞,唐保军,夏来坤. 2024

[15]河南小麦推广品种和后备品种抗叶锈病鉴定与评价.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徐飞,李亚红. 2012

[16]控失BB肥在小麦上应用效果初报. 孙克刚,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顾朝晖,岳艳军,冯梦喜. 2014

[17]应用MAXENT模型评价我国麦红吸浆虫分布初报. 武予清,郁振兴,陈华爽. 2010

[18]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19]不同保水剂用量旱地小麦增产效应及降水利用率研究. ^A武继承^B1^D1%^A潘晓东^B2^D2%^A褚小军^B3^D3. 2004

[20]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